律师解答 不能取保不代表不会判缓刑。依据《刑法》规定,只要符合缓刑条件,即便不能取保也可判缓刑。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错过最佳辩护时机,影响判决结果。律师解答不能取保时,仍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检察院不起诉需通知受害者。依据《刑事诉讼法》,受害者对不起诉决定有异议,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不及时通知可能导致受害者权益受损,无法及时寻求法律救济。律师解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即使诈骗罪的嫌疑人获得了取保候审,如果法院最终认定其有罪,仍然会根据其犯罪情节进行量刑判决。依据《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数额较大者可能会被判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非法行医判缓刑后不可再行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行医已侵犯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缓刑期间应遵守规定,继续行医将严重扰乱医疗秩序,可能再次危害社会。律师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对于因交通事故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案件,通常不能判缓刑。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此类情况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符合缓刑一般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查看全文
法律咨询解答 缓刑的考验期限取决于被判处的是拘役还是有期徒刑:1.对于拘役,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两个月。2.对于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
2024-05-22 阅读:369法律咨询解答 取保候审是否可以缓刑,与判决结果并无直接关系,而是要看罪的轻重。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
2024-05-22 阅读:345法律咨询解答 1、取保有较大的可能判处缓刑。2、被取保候审的一般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3、且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
2024-05-22 阅读:317法律咨询解答 主犯判缓刑,从犯也会判缓刑或者免除处罚。主犯的量刑应当根据犯罪行为所具有的事实情况应当归属的法定刑幅度,依照刑责相一致的原则确定主犯的刑种或刑期,不应从
2024-05-20 阅读:246法律咨询解答 缓刑一般不会直接通知邻居和小区,但需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于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并由当地居委会或其他基层组织协助进行监
2024-05-20 阅读: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