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犯罪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022-04-12来源:网络200 人看过

律师解答:残疾人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以上就是优律师刑事律师平台针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刑事法律问题,欢迎咨询。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涉嫌污水排放构成犯罪吗

    律师解答:超标排放污水,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

  • 犯罪预备处罚原则

    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预备犯是指有犯罪预备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的。 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

  • 敲诈犯罪未遂可以私了吗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的犯罪。那么,敲诈犯罪未遂可以私了吗? 律师解答: 敲诈勒索未遂,已经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人身损害赔偿鉴定费由谁承担

      律师解答 鉴定费最终按责任比例承担,具体由国务院相关规定。若医疗机构全责,则全部由其承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明确了责任划分,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费用承担不清,引发查看全文

    • 未成年时的犯罪记录没有被封存,我应该怎么做?

      律师解答 未成年犯罪记录应封存,未封存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犯罪记录必须封存,司法机关不得透露。若未封存,可能影响你的名誉查看全文

    • 醉驾犯罪历史的人会被判刑多久?

      律师解答 醉驾犯罪一般判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依据《刑法》,醉驾判刑有具体期限,不及时处理将面临法律严惩。律师解答醉驾处理分情况:1.初次醉驾,未造成事故,积极配合调查,可能从查看全文

    • 被拘留没被判刑算犯罪记录吗

      律师解答 刑事拘留算不算犯罪记录,得看具体的结果。1.如果刑事拘留之后,被无罪释放的,不构成犯罪,则没有犯罪记录。2.被刑事拘留后,因为犯罪情况不是很严重的原因,被免于起诉的,就查看全文

    • 在合同诈骗案中,财务人员应承担责任吗?

      律师解答 财务人员是否承担责任需视过错而定。依据《刑法》等,财务人员若有过错需承担相应责任,严重过错可能导致刑事责任。未及时处理可能加剧损失,影响公司运营。律师解答财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涉嫌污水排放构成犯罪吗

      律师解答:超标排放污水,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

      2022-04-12 阅读:229
    • 犯罪预备处罚原则

      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预备犯是指有犯罪预备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的。 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

      2022-04-12 阅读:203
    • 敲诈犯罪未遂可以私了吗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的犯罪。那么,敲诈犯罪未遂可以私了吗? 律师解答: 敲诈勒索未遂,已经

      2022-04-12 阅读:207
    • 网络犯罪怎么判刑

      律师解答: 网络犯罪多种多样,处罚也不同。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按照侮辱、诽谤罪论处;一般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于网络诈骗行为,按照诈骗罪处

      2022-04-12 阅读:275
    • 对过失犯罪能否进行正当防卫?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对于过失犯罪而言,没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即没有犯

      2022-04-12 阅读:202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