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事实。 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1、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事实要素。认识,即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是主体对客观认识现象的了解和理解。犯罪故意中的认识因素,就是行为人对其行为及结果的了解和理解。 2、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行为人对所导致的危害结果所具有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犯罪意志因素包括希望和放任两种形式。“希望”,即积极追求,是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具有积极追求的心理态度。“放任”,是听之任之,实行为人并不积极追求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和不阻止这种结果的发生,而结果发生与否都符合其主观意志的心理态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优律师刑事律师平台针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刑事法律问题,欢迎咨询。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律师解答: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 特征: 时间性:在犯罪过程中;指从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既遂以前的全过程,包括预备阶段的
我国刑法根据行为人主观形态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那么,什么是犯罪故意和故意犯罪? 律师解答: (一)故意犯罪是相较于过失犯罪而言的,故意犯罪是指指明知自己的行为
犯罪既遂是犯罪既遂是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完成形态,也是依照分则规定的法定刑进行处罚的标准形态,那么犯罪既遂的概念和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 犯罪既遂一般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