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什么阶段?

2022-04-12来源:网络209 人看过

行为人如果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主动中止了犯罪行为,符合犯罪中止条件的一般会处罚较轻,那么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什么阶段呢?

律师解答: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以上就是优律师刑事律师平台针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刑事法律问题,欢迎咨询。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那么,有关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律师解答: 犯

  • 教唆未遂成立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行犯罪的人或者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决意的人。那么,教唆未遂成立共同犯罪吗? 律师解答: 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此时教唆未遂,不成立共同犯罪,教唆人仍

  • 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理解适用。

    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即要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交易对象、与信息网络犯罪行为人的关系、提供技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相关法律知识

    • 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那么,有关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律师解答: 犯

      2022-04-12 阅读:235
    • 教唆未遂成立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行犯罪的人或者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决意的人。那么,教唆未遂成立共同犯罪吗? 律师解答: 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此时教唆未遂,不成立共同犯罪,教唆人仍

      2022-04-12 阅读:255
    • 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理解适用。

      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即要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交易对象、与信息网络犯罪行为人的关系、提供技

      2022-04-12 阅读:259
    • 犯罪预备状态的中止怎么判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包括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那么,犯罪预备状态的中止怎么判? 律师解答: 对于犯罪中止

      2022-04-12 阅读:177
    • 犯罪预备怎么罚款

      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不一定是判处罚款。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预备犯是指有犯罪预备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的。 对预备犯的处罚:对于

      2022-04-12 阅读:190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