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闯民宅量刑标准是什么

2022-04-14来源:网络收集1045 人看过

关于私闯民宅量刑标准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私闯民宅量刑标准是什么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二、非法侵入住宅罪该如何认定

(一)本罪与非法搜查罪的界限。

非法搜查罪的对象也包括他人的住宅,当行为人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时,和非法侵人住宅罪一样,也侵犯了他人的居住安全权利。但两罪不同的是,非法搜查罪也可以是对人身的搜查,非法侵入住宅则不直接侵犯人身自由;非法搜查罪只能以作为形式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则既可由作为形式构|成,也可以以“拒不退出”即不作为的形式构成。实践中应当注意,如果行为未经同意强行进人他人住宅进行非法搜查的,对行为人应以其目的行为即非法搜查罪定罪处罚。

(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罪数问题。

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往往与其他犯罪行为结合在一起,如人室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对这种情况,应以行为人实施的目的行为定性,而不另定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数罪并罚。

四川民宅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进行治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话,那么也会构成刑事犯罪的量刑标准,一般是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司法人员滥用职权进行私闯民宅的行为的话,那么会从重处罚,但如果司法人员带有相关证件就不算是违法的行为。

在我国公民是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以及居住的权利,如果有私闯民宅的行为,那么就是属于违法的行为,是否犯罪,则根据情节严重性来进行判断构成犯罪的话,量刑标准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不构成犯罪的话,进行治安处罚。

相关内容:私闯民宅打人是什么罪?

公民的住宅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人不能非法的闯入他人的住宅,否则的话就会被认定为私闯民宅罪。然而,现实中有的人不仅私闯民宅,同时还有打人的行为。那根据法律中的规定,此时私闯民宅打人是什么罪呢?接下来,优律师就来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私闯民宅打人是什么罪

1、私闯民宅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侵入住宅罪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

中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一规定是刑法刑法第245条之规定的宪法渊源。

法律渊源:《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2、私闯民宅之后还有打人行为的,此时要看伤者的伤情,是否构成法医鉴定法医鉴定的轻伤,或者轻伤以上。如果构成轻伤及其以上损害的,属于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故意伤害罪的刑事处罚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里是指实施其他故意犯罪,而其行为又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具体说来,即在本法条文标有“致人重伤”、“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等字样的犯罪,应当按照本法各该条的规定,定罪量刑,不再适用本条的规定。例如,放火、决水、爆炸、投毒致人重伤的,按《刑法》第115条定罪量刑;强奸妇女或者奸淫幼女致使被害人重伤的,按《刑法》第236条定罪量刑;非法拘禁致人重伤的,按《刑法》第238条定罪量刑;抢劫抢劫致人重伤的,按《刑法》第263条定罪量刑。

可以说私闯民宅打人可能会构成两种不同的犯罪,其中私闯民宅的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非法侵入住宅罪,至于打人的行为,要看实际造成的损害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这样才能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催收私闯民宅打人什么罪

    关于催收私闯民宅打人什么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催收私闯民宅打人什么罪私闯民宅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打人构成故意伤害罪。非法

  • 未成年私闯民宅属于犯罪吗?

    关于未成年私闯民宅属于犯罪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未成年私闯民宅属于犯罪吗?未成年人侵入他人住宅,不构成犯罪的,按《治安管理处

  • 私闯民宅被打伤怎么处理?

    关于私闯民宅被打伤怎么处理?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私闯民宅被打伤怎么处理?1、如果是私闯民宅是为了寻衅滋事,被主人打伤,不构成伤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妨碍公务案量刑标准

      律师解答 针对妨碍公务罪的量刑,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主要有拘役、管制、罚金以及有期徒刑等处罚方式。一般情节较轻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可能会受到罚查看全文

    • 私闯民宅并施暴,法律上如何界定这种行为?

      律师解答 法律上私闯民宅的界定是当事人非法侵入他人的住宅,其行为可能导致他人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造成情节严重的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要认定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查看全文

    • 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

      律师解答 关于江苏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对于明知是犯罪所得而故意掩饰、隐瞒的行为,量刑标准分为两档。第一档是三年以下查看全文

    • 非吸罪的量刑标准是多少

      律师解答 关于非吸罪的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主要是根据涉及金额的大小来判定。如果金额较小,通常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需要缴纳查看全文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罪量刑标准

      律师解答 针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罪,量刑标准主要依据违法所得数额和其他情节来定。若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并处或单处罚金;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催收私闯民宅打人什么罪

      关于催收私闯民宅打人什么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催收私闯民宅打人什么罪私闯民宅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打人构成故意伤害罪。非法

      2022-04-14 阅读:220
    • 未成年私闯民宅属于犯罪吗?

      关于未成年私闯民宅属于犯罪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未成年私闯民宅属于犯罪吗?未成年人侵入他人住宅,不构成犯罪的,按《治安管理处

      2022-04-14 阅读:477
    • 私闯民宅被打伤怎么处理?

      关于私闯民宅被打伤怎么处理?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私闯民宅被打伤怎么处理?1、如果是私闯民宅是为了寻衅滋事,被主人打伤,不构成伤

      2022-04-14 阅读:672
    • 消防责任事故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

      关于消防责任事故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消防责任事故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

      2022-04-14 阅读:163
    • 生产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生产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如下: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假、掺假、伪装、伪装或者冒充不合格产品的,销售额超过五万元至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

      2022-04-14 阅读:168

    29元电话法律咨询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

    热门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咨询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