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取证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2022-04-17来源:网络179 人看过

律师说法

暴力取证罪的定罪标准是: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明确的逼取证言的目的。

相关阅读:暴力取证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暴力取证罪立案标准: 1.以殴打、捆绑、违法使用械具等恶劣手段逼取证人证言的; 2.暴力取证造成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 3.暴力取证,情节严重,导致证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4.暴力取证,造成错案的; 5.暴力取证3人次以上的。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竞业协议补偿金标准具体是什么

    律师说法 竞业协议中补偿金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如果协议中没有约定补偿金,但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

  • 妨害清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具体是什么

    律师说法 妨害清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对妨害公司清算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相关

  • 寻衅滋事罪的具体量刑标准

    律师说法 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 1、有法定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纠集他人多次寻衅滋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判处五年以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门面卫生费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解答 门面卫生费按门前责任区面积交纳,标准依街道类型而定。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未按规定缴纳可能影响城市卫生管理,面临罚款等后果。律师解答门面卫生费查看全文

    • 欠钱不还的起诉标准是多少

      律师解答 欠钱不还的起诉标准与金额有关,具体按诉讼请求金额分段累计交纳诉讼费。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不及时起诉可能导致债权难以追回,造成经济损失。律师解答欠钱不还查看全文

    • 工龄工资发放有什么标准

      律师解答 工龄工资标准需由公司或用人单位根据签订的具体劳动合同确定1、若劳动合同有约定的,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计算2、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计算3、劳动查看全文

    • 想了解,某某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2025是什么?

      律师解答 云南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具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赔偿不公查看全文

    • 长期空置房屋的物业费收费标准是否有不同?

      律师解答 长期空置房屋物业费标准一般无特殊优惠,需按规定交纳。依据法律规定,业主作为房屋产权人,即使未入住也享受物业服务,应交纳物业费。《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明确了业主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竞业协议补偿金标准具体是什么

      律师说法 竞业协议中补偿金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如果协议中没有约定补偿金,但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

      2022-04-17 阅读:267
    • 妨害清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具体是什么

      律师说法 妨害清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对妨害公司清算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相关

      2022-04-17 阅读:189
    • 寻衅滋事罪的具体量刑标准

      律师说法 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 1、有法定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纠集他人多次寻衅滋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判处五年以

      2022-04-17 阅读:211
    • 侵占他人财产罪具体立案标准

      律师说法 侵占他人财产罪的立案标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应该立案追诉。上述的数额较大是指1万元以上。构成侵占罪的,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

      2022-04-17 阅读:332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具体有哪些

      律师说法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有如下几项: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2、

      2022-04-17 阅读:212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