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在哪些情形下才能适用回避

2022-04-19来源:网络187 人看过

律师说法

对于当事人所提起的民事诉讼,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以下情形之下,是可以适用回避的: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等。

相关阅读:刑事诉讼回避制度是什么,回避适用哪些情形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一般指对于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不得参与诉讼的制度。《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侦查、审判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自行回避,也可以由当事人要求回避。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民诉中当庭提交证据是否有效

    律师说法 诉讼当事人若在民事诉讼的审理过程中当庭提交证据的,若证据确实具有法定效力则有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

  • 民诉律师费收取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说法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聘请的律师的费用收取标准跨度较大,根据案件标的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具体的数额应当由律师方面与当事人协商进行确定。 相关阅读:抚养

  • 仲裁员哪些情形应当回避

    律师说法 若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员有出现以下情形的,应当主动回避: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民诉上诉期多少天

      律师解答 关于民事诉讼的上诉期,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通常为十五日。这个期限是从收到法律文书的次日开始计算的。如果超过上诉期未提起上诉,那么判决将会生效。依据《民事查看全文

    • 公证机构回避的标准

      律师解答 关于公证机构回避的标准,其核心在于公证员不得处理与自身及近亲属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证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相关规定,这是确保公证过程公正性和法查看全文

    • 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有哪些

      律师解答 对于当事人所提起的民事诉讼,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以下情形之下,是可以适用回避的: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查看全文

    • 打一个民诉诉状要多少钱?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一场民事诉讼的诉讼费要根据原告的诉求确定,收费标准并不是统一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查看全文

    • 民事诉讼适合回避的对象包括哪些

      律师解答 民事诉讼法的回避范围包括: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相关人。审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民诉中当庭提交证据是否有效

      律师说法 诉讼当事人若在民事诉讼的审理过程中当庭提交证据的,若证据确实具有法定效力则有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

      2022-04-19 阅读:371
    • 民诉律师费收取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说法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聘请的律师的费用收取标准跨度较大,根据案件标的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具体的数额应当由律师方面与当事人协商进行确定。 相关阅读:抚养

      2022-04-18 阅读:174
    • 仲裁员哪些情形应当回避

      律师说法 若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员有出现以下情形的,应当主动回避: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

      2022-04-18 阅读:175
    • 民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几年

      律师说法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若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执行的,则其申请的期限一般为两年。《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

      2022-04-18 阅读:195
    • 民诉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律师说法 当事人因与他人产生纠纷,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适用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该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

      2022-04-17 阅读:206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