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报警,警察会不会立案呢

2022-04-22来源:网络173 人看过

律师说法

当事人因重婚报警的,警察会立案。重婚罪属于可自诉、可公诉的案件,所以也就是说并不是仅仅只有婚姻受害方可以报警追究当事人的重婚行为,如果外人由于他人涉嫌重婚罪的行为遭受了损失的,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控告他人触犯了重婚罪,警察会依法立案。

相关阅读:重婚报警,警察会立案吗

重婚报警,警察会立案。重婚罪属于可自诉、可公诉的案件,所以也就是说并不是仅仅只有婚姻受害方可以报警追究当事人的重婚行为,如果外人由于他人涉嫌重婚罪的行为遭受了损失的,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控告他人触犯了重婚罪,警察会依法立案。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妨害公务罪警察轻微伤怎样处罚

    律师说法 妨害公务罪警察轻微伤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构成袭警罪。 相关阅读:妨害作

  • 微信威胁可否立案

    律师说法 微信威胁如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可以立案。 相关阅

  • 法律规定中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律师说法 法律规定中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立案标准有: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就应以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处罚。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欺诈合同撤销后可以立案吗

      律师解答 欺诈合同撤销后可立案追究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受欺诈方可申请撤销合同,并在一年内提出,未及时撤销可能导致权益受损,丧失法律救济机会。律师解答欺诈合查看全文

    • 起诉后调解不成功会自动转为立案吗?

      律师解答 起诉后调解不成功会自动转为立案。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诉前调解不成,案件将转入正式立案程序。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权益受损或错过诉讼时效。律师解答调解查看全文

    • 起诉欠款5万元需要多少费用才能立案

      律师解答 起诉欠款5万元,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都会立案。《民事诉讼法》规定,只要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查看全文

    • 拖欠工资立案需要哪些条件

      律师解答 拖欠工资立案需满足起诉条件。依据《民事诉讼法》,必须满足原告适格、被告明确、诉求具体等条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影响生活。律师解答拖欠工资查看全文

    • 起诉离婚立案之后多久能开庭

      律师解答 起诉离婚立案后开庭时间由法院决定,但会提前三日通知。《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六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案件拖延,影响双方权益。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妨害公务罪警察轻微伤怎样处罚

      律师说法 妨害公务罪警察轻微伤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构成袭警罪。 相关阅读:妨害作

      2022-04-22 阅读:289
    • 微信威胁可否立案

      律师说法 微信威胁如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可以立案。 相关阅

      2022-04-22 阅读:464
    • 法律规定中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律师说法 法律规定中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的立案标准有: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就应以非法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罪处罚。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4-21 阅读:228
    • 赌博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是什么

      律师说法 赌博罪的立案标准如下: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

      2022-04-20 阅读:175
    • 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立案标准具体是

      律师说法 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的立案标准是:侵权人实施了损伤他人名誉的行为;被侵权人名誉受到损伤;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的违法行为与损伤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侵权人客观上有过错。

      2022-04-20 阅读:673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