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已过追诉期怎么处理

2022-04-27来源:网络386 人看过

律师说法

职务犯罪已过追诉期的处理是: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刑事案件一般都有追诉期限,与民事案件一样,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一般就不会再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职务犯罪判刑后应如何减刑

行为人因构成职务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刑后,应当认真悔过,配合监狱工作,争取立功,从而适用减刑。《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民法典不当得利的追诉期具体为多久

    律师说法 追诉应当适用于刑事案件,不当得利的纠纷应当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

  • 刑事追诉期限具体从多久开始算

    律师说法 刑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 发现新的犯罪如何计算追诉时效

    律师说法 发现新的犯罪,计算追诉时效的方式为: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离婚十年后发现前夫有婚外子可以追诉吗

      律师解答 离婚后十年发现前夫婚外子,一般不可追诉离婚。 但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若离婚时未知此情,且涉及财产分割等问题,或可提起诉讼。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财产权益受损,或查看全文

    • 核准追诉能判死刑吗

      律师解答 核准追诉后若判处死刑,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依据《刑事诉讼法》,死刑判决需严格复核程序,未经核准不得执行。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司法程序不当,影响案件公正性。律师查看全文

    • 现在才知道前夫婚后出轨生了孩子,我能追诉吗?

      律师解答 离婚后发现前夫婚内出轨有孩子,可以起诉索赔。如果对方的出轨行为构成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可以向对方索要离婚损害赔偿;如果对方不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查看全文

    • 犯罪过追诉期民事要追究吗

      律师解答 犯罪过追诉期民事仍可能追究。依据《刑法》关于追诉期限的规定,刑事追诉有期限,但民事责任不因此免除。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民事权益无法得到保护,造成经济损失或精查看全文

    • 医疗纠纷追诉期有多久?

      律师解答 医疗纠纷的追诉期为三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知道或应知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的身份之日起开始计算。建议在此期间内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超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民法典不当得利的追诉期具体为多久

      律师说法 追诉应当适用于刑事案件,不当得利的纠纷应当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

      2022-04-27 阅读:176
    • 刑事追诉期限具体从多久开始算

      律师说法 刑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2022-04-27 阅读:214
    • 发现新的犯罪如何计算追诉时效

      律师说法 发现新的犯罪,计算追诉时效的方式为: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

      2022-04-26 阅读:240
    • 从犯超过追诉时效如何处理

      律师说法 从犯超过追诉时效的处理是: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追诉时效意味着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

      2022-04-26 阅读:204
    • 刑事立案后是否有追诉时效

      律师说法 刑事立案后没有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

      2022-04-26 阅读:425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