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怎么回答

2022-05-13来源:网络143 人看过

律师说法

一方当事人起诉离婚的,另一方当事人作为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同时准备诉讼需要的证据,这里所讲的证据主要是指,结婚证、身份证、孩子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和复印件,相关财产方面的证据,包括房产证等的原件和复印件。

相关阅读:怎样起诉离婚呀

起诉离婚的程序: 1、公民起草起诉状、准备离婚的证据。 2、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3、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4、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 5、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判决是否离婚,以及分割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判决。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假离婚买房法律后果有哪些

    律师说法 假离婚买房的法律后果是任意一方都不可以申请确认离婚协议无效,因为法律并不区分夫妻真假离婚,双方出于自愿去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待其度过离婚冷静期,拿到离婚证后,

  • 离婚房屋什么时候过户

    律师说法 离婚后房屋过户的时间,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双方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那就应当依据双方离婚协议中的约定的时间办理过户。如果双方采用诉讼离婚方式,就应当按照生

  • 老公在坐牢怎么协议离婚

    律师说法 老公在坐牢的,妻子可以在罪犯家属会见的时候将拟定好的离婚协议书交给老公签字,然后妻子拿着签订好的离婚协议书去民政局申请离婚。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可以跟着妻子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当提起诉讼一个人能不能坚持不离婚

      律师解答 可以起诉离婚,即便一方坚持不离婚。《民法典》支持夫妻一方在感情破裂时提起离婚诉讼,若调解无效且符合法定情形,法院将准予离婚。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长期情感困扰或查看全文

    • 交通对方起诉去哪个法院

      律师解答 交通事故对方起诉,可向被告户籍地或事故地法院提起。依据《民事诉讼法》,选择不当可能影响案件管辖,导致诉讼延误或无效。律师解答交通事故起诉法院选择:1.被告户籍地查看全文

    • 公诉案件怎么起诉对方

      律师解答 公诉案件由检察院起诉,个人无法直接起诉。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制查看全文

    • 诈骗案件怎么起诉的最快

      律师解答 诈骗案件起诉需依法进行,无法求快但可确保流程顺畅。 依据《刑事诉讼法》等,起诉需经立案、审查、开庭等法定程序,每一步都需时间。若急于求成,可能遗漏重要证据,导致查看全文

    • 未成年女儿怀孕,可以起诉男方吗?

      律师解答 在未成年女儿怀孕且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目前无法直接起诉男方。但孩子出生后,可以孩子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支付抚养费。依据《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起诉需满足原告与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假离婚买房法律后果有哪些

      律师说法 假离婚买房的法律后果是任意一方都不可以申请确认离婚协议无效,因为法律并不区分夫妻真假离婚,双方出于自愿去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待其度过离婚冷静期,拿到离婚证后,

      2022-05-13 阅读:153
    • 离婚房屋什么时候过户

      律师说法 离婚后房屋过户的时间,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双方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那就应当依据双方离婚协议中的约定的时间办理过户。如果双方采用诉讼离婚方式,就应当按照生

      2022-05-13 阅读:158
    • 老公在坐牢怎么协议离婚

      律师说法 老公在坐牢的,妻子可以在罪犯家属会见的时候将拟定好的离婚协议书交给老公签字,然后妻子拿着签订好的离婚协议书去民政局申请离婚。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可以跟着妻子

      2022-05-13 阅读:215
    • 离婚时抚养费怎么给

      律师说法 离婚时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不直接抚养方一般应定期支付抚养费,其有一次性支付能力的也可以一次性支付。具体的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可以由父母双方通过协议的方式进行

      2022-05-13 阅读:142
    • 购买房到期未交房能够起诉吗

      律师说法 购买房到期未交房能够起诉,延期交房的起诉时效是3年,该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022-05-13 阅读:139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