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14岁犯罪能否认定犯罪

2022-05-17来源:网络178 人看过

律师说法

未满14岁犯罪能认定为犯罪,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关阅读:未满十六岁犯罪怎么办

未满十六岁犯罪的,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等罪名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未满14周岁成立犯罪吗

    律师说法 未满14周岁会成立犯罪,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

  • 共同犯罪中未成年犯如何处理

    律师说法 共同犯罪中未成年犯,如果其已满十六周岁,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法律规定的罪名的,也要承

  • 未成年人犯罪要坐牢吗

    律师说法 未成年人犯罪可能要坐牢,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未成年时的犯罪记录没有被封存,我应该怎么做?

      律师解答 未成年犯罪记录应封存,未封存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犯罪记录必须封存,司法机关不得透露。若未封存,可能影响你的名誉查看全文

    • 诈骗怎么认定是从犯的

      律师解答 诈骗从犯的认定需依据具体行为判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共谋或被动接受任务等可视为从犯。《刑法》中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从犯将获相应处罚。律师解答诈骗从犯认定需查看全文

    • 醉驾犯罪历史的人会被判刑多久?

      律师解答 醉驾犯罪一般判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依据《刑法》,醉驾判刑有具体期限,不及时处理将面临法律严惩。律师解答醉驾处理分情况:1.初次醉驾,未造成事故,积极配合调查,可能从查看全文

    • 被拘留没被判刑算犯罪记录吗

      律师解答 刑事拘留算不算犯罪记录,得看具体的结果。1.如果刑事拘留之后,被无罪释放的,不构成犯罪,则没有犯罪记录。2.被刑事拘留后,因为犯罪情况不是很严重的原因,被免于起诉的,就查看全文

    • 是否构成犯罪,会被判刑吗?

      律师解答 代卖笑气违法,构成犯罪会判刑。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未经批准贩卖笑气属非法经营,将追究刑事责任。严重情况下,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刑。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未满14周岁成立犯罪吗

      律师说法 未满14周岁会成立犯罪,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

      2022-05-17 阅读:158
    • 共同犯罪中未成年犯如何处理

      律师说法 共同犯罪中未成年犯,如果其已满十六周岁,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法律规定的罪名的,也要承

      2022-05-17 阅读:495
    • 未成年人犯罪要坐牢吗

      律师说法 未成年人犯罪可能要坐牢,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2022-05-17 阅读:143
    • 未成年八种犯罪构成共犯吗

      律师说法 未成年犯的八种罪如果是个人实施则不会构成共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

      2022-05-17 阅读:183
    • 无效婚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

      律师说法 无效婚姻共同债务的认定:男女双方在无效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共同意思所负的债务是共同债务,或者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也应认定为共同债务,对于共

      2022-05-17 阅读:200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