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非法倒卖信息什么罪?

2022-06-12来源:网络收集110 人看过

关于行为人非法倒卖信息什么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行为人非法倒卖信息什么罪?

法律规定倒卖信息一般会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来进行给犯罪人员定罪,对于此罪的处罚一般的情况会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重者可能还会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这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

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也有根据倒卖个人信息的条数不同,对犯罪者的处罚规定也有所不同,倒卖个人信息是违法的行为。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倒卖个人信息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从内涵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从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是该罪构成中的客观方面要素。何为“非法获取”?法条采用了枚举加兜底的方式表述。“窃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人不知,秘密占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无法穷尽,但应当与窃取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二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三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倒卖信息罪是属于严重的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而且此行为也会使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很大的伤害,只要此罪的条件一旦构成,那么必定就会接受法律的处罚,所以,执法人员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就会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来。

在我国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事案件处理中,在对于行为人定罪量刑的时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此时是要根据行为认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手段以及侵害的程度来确定的,如果是没有充足的证据的,此时就是不能对行为人予以刑事处罚的。

相关内容: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买房子时填写的个人信息,在不久后就接到铺天盖地的装修电话,严重的打扰了个人和家庭生活,那么因为买房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时该怎么办?优律师就将关于这方面的一些信息整理如下,希望能够帮到有这方面困扰的人。

一、买房时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可以要求对方采取手段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无法协商的可以诉讼。

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网友曾遭遇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渠道很多,买房、买车,住院,购买保险,办理会员卡、银行卡,安装电话、宽带、有线电视、水表、煤气等,每个环节都有出现信息泄露的可能。个人信息被登记后,商家不当泄露或非法交易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提供个人信息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个人信息收集和买卖甚至发展成了一门产业。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会打扰人们生活的安宁,甚至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七)》,首次规定了侵犯公民信息罪。侵犯公民信息罪包括两个罪名:一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二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个人基础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属于个人秘密,是《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容许非法获取,不允许以公民个人信息进行非法营利,或私自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交易。如果行为人明知不能公开、泄露或用作其他用途,却仍出售或非法公开、泄露、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犯罪,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事实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明确提出,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

有了新消法撑腰,消费者再遇到个人信息泄露应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切勿因为怕麻烦而让信息泄露者逃脱法律的惩罚。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抱怨和吐槽,更需要较真。只有更多的人运用法律手段打击无良商家,才能形成震慑。

在面临因为买房而造成信息泄露让人苦不堪言,希望的整理能够有所帮助,欢迎各位浏览,谢谢。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裸贷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吗

    律师说法 裸贷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只有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才则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情形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 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应当入罪?

    关于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应当入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应当入罪?不构成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

  • 扒窃两次怎么处罚行为人的?

    关于扒窃两次怎么处罚行为人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扒窃两次怎么处罚行为人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扒窃是根据盗窃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相关法律知识

    • 裸贷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吗

      律师说法 裸贷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只有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才则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般情形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2022-06-11 阅读:139
    • 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应当入罪?

      关于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应当入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过失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应当入罪?不构成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

      2022-06-11 阅读:622
    • 扒窃两次怎么处罚行为人的?

      关于扒窃两次怎么处罚行为人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扒窃两次怎么处罚行为人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扒窃是根据盗窃

      2022-06-10 阅读:129
    • 中国刑法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如何进行量刑的

      律师说法 我国刑法对于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量刑处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

      2022-06-09 阅读:139
    • 犯罪行为人犯了什么罪会判死缓?

      关于犯罪行为人犯了什么罪会判死缓?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犯罪行为人犯了什么罪会判死缓?行为人犯了很严重的罪的,是会被判死缓的。

      2022-06-09 阅读:170

    29元电话法律咨询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

    热门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咨询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