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猥琐罪能否判拘役?

2022-06-14来源:网络收集188 人看过

关于强制猥琐罪能否判拘役?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强制猥琐罪能否判拘役?

是可以的,犯强制猥亵罪的犯罪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此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应当从重处罚。

猥亵行为不构成犯罪时,可以依据《治安处罚法》第四十四条处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强制猥亵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制猥亵他人的行为,猥亵指以刺激或满足欲望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

二、强制猥亵罪与侮辱罪的区别是什么?

以妇女为侮辱对象的行为与侮辱妇女罪很相似,两者都可以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区别在于:

1、对象情况不同。

侮辱妇女罪,一般是以不特定的妇女为对象;而侮辱罪中侮辱妇女的行为,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的;

2、目的动机不同。

侮辱妇女罪对妇女进行的侮辱行为,一般是出于闹事取乐,寻求精神刺激;而侮辱罪中对妇女进行的侮辱,一般是出于个人恩怨、嫉妒或报复,目的是贬损特定妇女的人格和名誉。

猥亵行为具有质的规定性。猥亵他人是指针对他人实施的,具有性的意义,侵害他人的性的决定权的行为。强制猥亵行为不以公然实施为前提,即使在非公开的场所,只有行为人与被害人在场,而没有也不可能有第三者在场,行为人强制实施猥亵行为的,也成立本罪,行为人在他人熟睡时实施违法行为的,应认定为强制猥亵。

存在强制猥亵的行为,可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也可以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项罪名和侮辱罪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这两种罪名的侵犯对象不同,犯罪的目的不同,犯罪之后的处理意见也不相同。

相关内容:猥亵儿童犯罪中止会如何处罚?

一、猥亵儿童犯罪中止会如何处罚?

从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显然,中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罚均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各国法文化传统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严宣布:对中止犯就应大幅度从宽处理。尤其在中国刑法中,犯罪中止不仅比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处罚轻,而且与整个刑法所规定的其他法定从宽情节相比,也是独一无二属于最轻的。

二、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三、预备中止和实行中止

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 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动地中止了实行行为。例如,甲在杀乙的过程中,见乙痛苦呻吟的惨状,产生了怜悯之心,中止了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实行阶段的中止。又如,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在发现了任何的违法行为后司法机关都将会对犯罪事实进行立案调查,同时也是会根据涉案的情节以及造成的后果来确定处罚措施,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出现了犯罪中止或者犯罪未遂等情况下,司法机关也是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来对其酌情从轻处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拘役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

    关于拘役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拘役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不能。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曾经被判处拘役刑的,说明曾

  • 判拘役缓刑期是到那里报到?

    关于判拘役缓刑期是到那里报到?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判拘役缓刑期是到那里报到?需要去当地司法机构报道,公民因为违法而被法院判处

  • 拘役6个月属不属判刑?

    关于拘役6个月属不属判刑?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拘役6个月属不属判刑?判处拘役6个月并不是有期徒刑,而是判处拘役,拘役和有期徒刑都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车祸死亡多久拘役肇事者

      律师解答 车祸导致的死亡,肇事者被判刑的时间长度因具体情形而异。如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人员死亡,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或其他恶劣行为可能导致更长的刑期,查看全文

    • 被拘役两个月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律师解答 子女被拘役两个月会影响其未来的政审结果。拘役是一种刑罚,会有相应的案底记录,对于子女参加公务员考试、军校或警校的招生等政审环节可能会产生阻碍,可能导致他们无查看全文

    • 金融诈骗可以判处拘役吗

      律师解答 金融诈骗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会受到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处罚。具体的刑期和罚金会根据诈骗金额大小、情节严重性等因本来判定。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数额较大或查看全文

    • 拘役四十五天家属可以探视吗

      律师解答 关于拘役四十五天家属能否探视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在拘役期间家属一般是可以探视的,但具体探视安排需要根据案件情况来确定。律师解答对于拘役四十五天的情形,家属探查看全文

    • 拘役上诉改判了吗

      律师解答 针对拘役判决的上诉是有用的,二审法院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查,如原判决有误或量刑不当,是有可能改判的。及时上诉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尤其是当从犯判得比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拘役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

      关于拘役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拘役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不能。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曾经被判处拘役刑的,说明曾

      2022-06-14 阅读:607
    • 判拘役缓刑期是到那里报到?

      关于判拘役缓刑期是到那里报到?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判拘役缓刑期是到那里报到?需要去当地司法机构报道,公民因为违法而被法院判处

      2022-06-14 阅读:798
    • 拘役6个月属不属判刑?

      关于拘役6个月属不属判刑?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拘役6个月属不属判刑?判处拘役6个月并不是有期徒刑,而是判处拘役,拘役和有期徒刑都

      2022-06-14 阅读:1017
    • 缓刑再犯拘役会不会撤销之前缓刑?

      关于缓刑再犯拘役会不会撤销之前缓刑?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缓刑再犯拘役会不会撤销之前缓刑?是会撤销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受到

      2022-06-14 阅读:164
    • 判拘役或管制会留案底吗?

      关于判拘役或管制会留案底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判拘役或管制会留案底吗?会留案底,因为两者都是刑事处罚,属于有犯罪记录。公安机

      2022-06-14 阅读:184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