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由哪些构成?

2022-07-01来源:网络140 人看过
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 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或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滥用职权犯罪如何认定自首

    行为人实施滥用职权的犯罪行为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法律规定,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

  • 最新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有什么规定

    最新共同犯罪数额认定的规定: 1、主犯的犯罪金额也就是其参与的全部共同犯罪的金额。对于从犯、胁从犯,认为分赃金额代表了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将分赃金额确定为

  • 非法拘禁罪属于什么犯罪

    非法拘禁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依据刑法规定,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行为人构成非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未成年时的犯罪记录没有被封存,我应该怎么做?

      律师解答 未成年犯罪记录应封存,未封存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犯罪记录必须封存,司法机关不得透露。若未封存,可能影响你的名誉查看全文

    • 醉驾犯罪历史的人会被判刑多久?

      律师解答 醉驾犯罪一般判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依据《刑法》,醉驾判刑有具体期限,不及时处理将面临法律严惩。律师解答醉驾处理分情况:1.初次醉驾,未造成事故,积极配合调查,可能从查看全文

    • 被拘留没被判刑算犯罪记录吗

      律师解答 刑事拘留算不算犯罪记录,得看具体的结果。1.如果刑事拘留之后,被无罪释放的,不构成犯罪,则没有犯罪记录。2.被刑事拘留后,因为犯罪情况不是很严重的原因,被免于起诉的,就查看全文

    • 没有直接证据显示捉奸,可以判定为出轨吗?

      律师解答 不能仅凭无直接证据判定出轨。出轨非《民法典》规定的过错情形,无直接证据不影响离婚诉讼,但难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依据《民法典》,出轨非法定过错,无直接证据可能导查看全文

    • 是否构成犯罪,会被判刑吗?

      律师解答 代卖笑气违法,构成犯罪会判刑。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未经批准贩卖笑气属非法经营,将追究刑事责任。严重情况下,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刑。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滥用职权犯罪如何认定自首

      行为人实施滥用职权的犯罪行为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法律规定,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

      2022-07-01 阅读:169
    • 最新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有什么规定

      最新共同犯罪数额认定的规定: 1、主犯的犯罪金额也就是其参与的全部共同犯罪的金额。对于从犯、胁从犯,认为分赃金额代表了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将分赃金额确定为

      2022-07-01 阅读:216
    • 非法拘禁罪属于什么犯罪

      非法拘禁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依据刑法规定,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行为人构成非

      2022-07-01 阅读:171
    • 犯罪分子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犯罪分子判缓刑的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不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2022-07-01 阅读:174
    • 过失犯罪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行为人实施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损害结

      2022-07-01 阅读:173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