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致人死亡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2022-07-01来源:网络170 人看过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涉嫌犯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范畴。法律规定,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无证驾驶是否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无证驾驶一般不算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因为行为人无证驾驶的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无证驾驶,顾名思义就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未取得驾驶证或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或驾驶证过

  • 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如何判刑

    行为人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会因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而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

  • 已达成死亡赔偿协议是否可反悔

    已达成死亡赔偿协议一般不可反悔。死亡赔偿协议依法成立即有效,双方需要依约履行,但协议中赔偿给付数额不当的、协议的订立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等情形的可以申请仲裁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交通事故死亡档案记录是否永久?

      律师解答 交通事故死亡档案并非永久保存,至少保存20年,特殊情况可能永久。根据《档案法》等规定,档案保管有期限,交通事故死亡档案至少20年,特殊情况需永久保存。若不及时处理,可查看全文

    • 想了解,某某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2025是什么?

      律师解答 云南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具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赔偿不公查看全文

    • 哪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支持死亡赔偿金

      律师解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支持需视情况而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常只赔偿直接物质损失,但调解后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赔更多时,法院支持。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被查看全文

    • 车祸多长时间死亡不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 车祸致死追究责任有时限,一般五年后不再追究。依据《刑法》规定,犯罪追诉有时效,超期则不究。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证据丢失,难以维权。律师解答车祸致死处理视情况而定:查看全文

    • 债务人死亡妻子是否有义务偿还

      律师解答 借款人死亡后,妻子有义务偿还其债务,因为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律师解答您好,一般遗产范围内承担责任律师解答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无证驾驶是否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无证驾驶一般不算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因为行为人无证驾驶的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无证驾驶,顾名思义就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未取得驾驶证或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或驾驶证过

      2022-07-01 阅读:147
    • 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如何判刑

      行为人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会因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而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

      2022-07-01 阅读:164
    • 已达成死亡赔偿协议是否可反悔

      已达成死亡赔偿协议一般不可反悔。死亡赔偿协议依法成立即有效,双方需要依约履行,但协议中赔偿给付数额不当的、协议的订立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等情形的可以申请仲裁

      2022-07-01 阅读:156
    •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公诉案吗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公诉案件。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2022-07-01 阅读:178
    • 企业劳动者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企业劳动者工伤死亡需要向其直系亲属赔偿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数额一般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劳动者本人的工资水平确定。法律依据:《工伤保险

      2022-07-01 阅读:197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