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成抢夺罪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构成抢夺罪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此点上本罪与抢劫罪不同;本罪只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不危害人身安全,属单一客体。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抢夺行为必须公然进行,但不是指必须在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面前实施抢夺行为,而是指公开夺取财物,或者说在被害人当场可以得知财物被抢的情况下实施抢夺行为。抢夺行为是直接夺取财物的动机,即直接对财物实施暴力而不直接对人的身体行使暴力;实施抢夺行为的,被害人可以当场发觉但来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制服不能抗拒,也不是受胁迫不敢抗拒。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公私财产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至于抢夺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为了自己享有而抢夺,为了帮别人而抢夺,不管犯罪的动机如何,只要行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具备了抢夺罪的主观要件。
二、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
抢夺犯罪是数额犯,也是结果犯,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未劫夺得财物的,不以犯罪处理,也不存在抢夺未遂的间题。但是,以数额巨大、特别巨大财物为抢夺目标,由于意志以外原因未窃得财物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刑法关于盗窃数额巨大的量刑规定和犯畢未遂的处理原则,以抢夺罪(未遂)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抢夺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抢夺罪既遂处罚。
对于抢夺财物中因用力过猛,无意中造成被害人轻伤的,应按抢夺罪从重处罚;若造成被害人重伤甚至死亡的,就不仅仅是抢夺问题,而是抢夺与过失致人重伤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的牵连。行为人既构成抢夺罪,致人重伤的应当依照具有“其他严重情节”论处,致人死亡的,应当依照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论处,也构成过失重伤或过失杀人罪处罚,但应择一重罪处罚。
相关内容:抢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所谓抢夺罪就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当然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抢夺罪的立案标准也是根据情节轻重来划分的,那么大家知道抢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吗?下面让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抢夺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8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20万元至4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第二条 抢夺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一)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二)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三)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四)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抢夺公私财物,未经行政处罚处理,依法应当追诉的,抢夺数额累计计算。
抢夺罪是数额犯,刑法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即构成犯罪,可以立案追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8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20万元至4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抢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的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抢夺罪,有时候也会产生暴力或者构成故意伤害的行为,量刑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优律师网站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打印遗嘱生效需要的条件是处分的是自己的合法财产、立遗嘱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遗嘱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立遗嘱时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遗嘱成立的有效条件: 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遗嘱能力; 2.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内容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 4.遗嘱只能处分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5.遗嘱不得取消
房屋租赁合同变更需要的条件: 1、房屋租赁期间,经租赁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房屋租赁合同。 2、租赁期间,出租人死亡的,由房屋所有权的继承人或者继受人继续履行租赁合同,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