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申报期限的破产债权应怎么办

2022-08-21来源:网络130 人看过

律师说法

对于超过申报期限的破产债权,权利人可以进行补充申报,但申报前已经分配的财产不再对其进行补充分配。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五十六条
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是,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不再对其补充分配。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费用,由补充申报人承担。
债权人未依照本法规定申报债权的,不得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

相关阅读:破产前转让的债权能否申报?债权在破产前转让可以申报吗?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撤销权的使用期限是否可以延长

    律师说法 撤销权的使用期限通常是不可以延长的,权利人应当在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我国《民法典》规定,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

  • 不属于破产债权的怎么办

    律师说法 不属于破产债权的权利可以由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进行主张。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

  • 出资期限未届满股东不承担责任是不是正确的

    律师说法 出资期限若未届满,股东不承担为足额出资的责任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在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其需要对未完全出资的部分承担出资责任。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不按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民事判决申请执行期限

      律师解答 关于民事判决申请执行期限,通常为二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开始计算。若超过六个月还未执行,您可以向上级法院查看全文

    • 毕业后期限超出的实习协议还有效吗?

      律师解答 实习协议一般不会超过一年。注意事项有:实习协议一般认为劳务合同,而非劳动合同,归民法典调整,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关系,而非具有不平等性的劳动关查看全文

    • 房屋买卖合同的解除期限

      律师解答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期限依约定,无约定则解除权人应在一年内或催告后合理期限内行使。依据《合同法》,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解除权丧失,影响合同双方权益。律师解答处理房查看全文

    • 伤害罪的追诉期限是多少年

      律师解答 关于伤害罪的追诉期限,依据法定最高刑而定。刑期最高五年,追诉期为五年;刑期五年以上十年以下,追诉期为十年;刑期十年以上,追诉期为十五年。一旦超过这些追诉期限,将不再查看全文

    • 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少年

      律师解答 关于林地承包期限,通常为30年至70年不等。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林地承包期限可以在合同中具体约定,承包期满后可以申请延长。忽视承包期限的问题可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撤销权的使用期限是否可以延长

      律师说法 撤销权的使用期限通常是不可以延长的,权利人应当在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我国《民法典》规定,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

      2022-08-21 阅读:135
    • 不属于破产债权的怎么办

      律师说法 不属于破产债权的权利可以由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进行主张。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

      2022-08-21 阅读:314
    • 出资期限未届满股东不承担责任是不是正确的

      律师说法 出资期限若未届满,股东不承担为足额出资的责任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在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其需要对未完全出资的部分承担出资责任。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不按

      2022-08-21 阅读:175
    • 不属于破产债权的如何处理

      律师说法 对于不属于破产债权的权利,当事人可以通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进行处理。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

      2022-08-21 阅读:129
    • 超过纳税期限属于什么行为

      律师说法 超过纳税期限仍未纳税的行为属于欠税行为,当事人应当及时补缴税款,否则则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

      2022-08-21 阅读:172

    29元电话法律咨询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

    热门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咨询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