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批捕补充侦查后的期限是多久?

2022-09-05来源:网络收集262 人看过

关于不予批捕补充侦查后的期限是多久?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不予批捕补充侦查后的期限是多久?

通常是不超过一个月。依据规定,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的,可向检察机关提出逮捕申请,由检察机关作出决定,而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还要侦查多久,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1、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的,但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拘留的,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的期限是没有规定的。

2、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的,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而人民法院认为需要侦查的,可以补充侦查,补充侦查期限为一个月,次数为二次。

3、公安机关逮捕的,羁押侦查的期限为二个月,案情复杂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二、逮捕令下来什么时候判刑?

一般来说,五个月内是上限,都是合法的,快的可能三个月左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法律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所以如果是遇到了需要侦查的案件但是又没有将嫌疑人进西部的那么这个案件就必须由公安机关再次进行侦查,侦查的时间通常是一个月,而且这个补充侦查的次数通常是只有两次,如果是案件情况特别复杂,牵涉到的人员众多,那么可以将其延长一个月。

相关内容: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诉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诉

不予批捕不等同于不予起诉,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只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具备逮捕的法定条件,其实,逮捕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起诉没有必然联系。我国刑诉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才应依法逮捕。而最高司法机关对“有逮捕必要”具体化为六种情形,即: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的;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自杀或逃跑的;可能实施打击报复行为的;可能有碍其他案件侦查的;其他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

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存在这些情形,则检察机关完全可以不批准逮捕。法律同时还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如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很显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只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具备逮捕的法定条件,不必采取逮捕羁押措施,丝毫不意味、更不等于“不起诉”,甚至也不等于法院不会判实刑。

《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第八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第八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八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九十条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综上所述,不予批捕不能认同为不予起诉,实施逮捕工作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和要不要起诉没有直接关系,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构成了犯罪的条件,检察院才会决定要不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有没有实施批捕的必要,决定后才会进行批捕。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工伤鉴定期限不能超过多少天

    工伤认定期限一般是30天 1、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单位不为职工申请认定,职

  • 监护的起止时间和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律师说法 监护起止时间的规定:自子女出生开始,父母开始对子女进行监护,到子女满十八周岁成年时,父母停止监护。监护的期限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最长时间为18年;对于精神病人的

  • 打架后未给医药费起诉有效期限是多久

    律师说法 打架后未给医药费起诉有效期限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聘书的有效期限最长是多久?

      律师解答 聘书有效期限由双方约定,可长可短。根据《劳动合同法》,合同期限可灵活约定,无统一最长限制。不及时明确期限,可能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不明,引发纠纷。律师解答聘书期限灵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后侦查要多久结束

      律师解答 关于取保候审后的侦查结束时间,根据法律规定,通常最长为12个月。具体结案时间取决于案件的复杂性和侦查进度。如果案件复杂或需要更多证据,可能会延长侦查期限。建议查看全文

    • 没有期限的合同怎么算过期

      律师解答 针对合同无约定过期时间的情况,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依据合同条款、交易习惯来界定。若无法明确期限,合同可随时履行,但需为对方留出合理准备时间。根据《民法典》的规查看全文

    • 银行卡冻结的最长期限是多久?

      律师解答 银行卡冻结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律师解答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查看全文

    • 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有期限吗

      律师解答 工伤认定赔偿是有期限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尽快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要求在30日内提出,遇到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如果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工伤鉴定期限不能超过多少天

      工伤认定期限一般是30天 1、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单位不为职工申请认定,职

      2022-09-05 阅读:168
    • 监护的起止时间和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律师说法 监护起止时间的规定:自子女出生开始,父母开始对子女进行监护,到子女满十八周岁成年时,父母停止监护。监护的期限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最长时间为18年;对于精神病人的

      2022-09-04 阅读:485
    • 打架后未给医药费起诉有效期限是多久

      律师说法 打架后未给医药费起诉有效期限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

      2022-09-02 阅读:197
    • 打架做伤情鉴定的期限

      律师说法 打架做伤情鉴定的期限为若是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鉴定依据的,伤后即可进行鉴定;若是以损伤所致的并发症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

      2022-09-02 阅读:130
    • 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多长

      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单位不为职工申请认定,职工或者近亲属可在1年内到人力资源和社

      2022-09-02 阅读:142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