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能出门买菜吗

2022-09-07来源:网络147 人看过

律师说法

监视居住能出门买菜,监事居住是有一部分的人身自由的。监视居住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相关阅读:监视居住期间。家里有事能回家吗。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监视居住回原籍地执行可以吗

    律师说法 监视居住可以回原籍地执行,但是要符合法定条件。法律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原籍地有固定住所的,那么监视居住应当在其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

  • 监视居住二日折算一日吗

    律师说法 监视居住二日折算一日,但是前提是犯罪分子被判处的是拘役、有期徒刑。法律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

  • 监视居住措施变更可以吗?

    关于监视居住措施变更可以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监视居住措施变更可以吗?监视居住措施变更可以的,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监视居住到法院需要变更吗

      律师解答 监视居住到期需解除,可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依据《刑事诉讼法》,到期不解除或不变更,可能侵犯个人权益,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律师解答监视居住到期需处理。具体操作:1.到期查看全文

    • 解除监视居住后下一步是什么流程

      律师解答 监视居住期满后的流程包括经办案机关人员提议解除、部门负责人审核及最终由相关机关负责人决定是否解除。同时,需防止被监视居住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例如超期限制查看全文

    • 指定监视居住的场所有哪些要求

      律师解答 关于监视居住的场所要求,法律规定应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若其没有固定住处或涉嫌特定类型的犯罪,可在经上级批准的指定居所执行。但需注意,监视居住场所查看全文

    • 监视居住期满以后还会逮捕吗

      律师解答 监视居住期满,是否逮捕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和当事人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期满时,相关机关需进行决策,如证据充足且符合拘留条件,可能会转为刑事拘留。律师解答监视居住后查看全文

    • 可以申请更改监视居住地址吗

      律师解答 关于监视居住地址的变更,需要明确的是,一般情况下不可随意更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监视居住回原籍地执行可以吗

      律师说法 监视居住可以回原籍地执行,但是要符合法定条件。法律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原籍地有固定住所的,那么监视居住应当在其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

      2022-09-04 阅读:118
    • 监视居住二日折算一日吗

      律师说法 监视居住二日折算一日,但是前提是犯罪分子被判处的是拘役、有期徒刑。法律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

      2022-09-04 阅读:204
    • 监视居住措施变更可以吗?

      关于监视居住措施变更可以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监视居住措施变更可以吗?监视居住措施变更可以的,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

      2022-08-27 阅读:153
    • 监视居住算不算服刑

      监视居住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属于服刑。且即使犯罪需要判刑,一般的监视居住不算服刑,只有指定住所监视居住才算服刑,可以折抵刑期。监视居住是指责令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022-07-10 阅读:250
    • 属于监视居住的有碍侦查的有哪些

      律师说法 属于监视居住的有碍侦查的情形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引起犯罪嫌疑人自残、自杀或者逃跑的;可能引起同案犯逃避、妨碍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2022-07-06 阅读:155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