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进看守所最快多久出来

2022-09-21来源:网络182 人看过

律师说法

盗窃罪进看守所后,一直到判刑时才可以出来,具体时间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如果行为人被取保候审的,则允许取保候审的决定作出后,行为人则可以从看守所出来。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阅读:进看守所最快多久出来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盗窃罪没钱赔偿怎么解决

    律师说法 盗窃罪没钱赔偿的,法院会中止执行赔偿的判决。被害人任何时候发现行为人有赔偿能力的,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为人没有能力进行赔偿的,并不会影响其应当承

  • 盗窃罪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律师说法 盗窃罪属于刑事。根据法律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应处有期徒刑、拘役或

  • 盗窃罪没拘留有没有案底

    律师说法 盗窃罪没拘留也会留下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即受到刑事处罚会留下案底,所以行为人犯盗窃罪,最终被判处刑罚的,会留下犯罪记录,即案底。 法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人进了看守所怎么处理外面事务

      律师解答 人进看守所后,外面事务需妥善安排。依据《看守所条例》等法规,看守所负责羁押管理,但不处理个人事务。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财产受损、合同违约等严重后果。律师解答查看全文

    • 在看守所要多久才能结案

      律师解答 关于在看守所的结案时间,具体取决于案件的复杂性和性质。如果是涉及走私等复杂案件,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处理完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律师查看全文

    • 一般抓去看守所多少天才能取保

      律师解答 关于在看守所多少天能够取得保释,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在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申请取保候审。如果未及时办理取查看全文

    • 第一次盗窃罪会判几个月

      律师解答 对于初次犯盗窃罪,法院会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裁量,通常刑期不超过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涉及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等行为,均构成盗窃罪查看全文

    • 犯盗窃罪罚款8000元没有判刑,罪轻重

      律师解答 关于罚款8000元是否意味着罪行较轻的问题,这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盗窃罪的罚金刑标准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盗窃罪没钱赔偿怎么解决

      律师说法 盗窃罪没钱赔偿的,法院会中止执行赔偿的判决。被害人任何时候发现行为人有赔偿能力的,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为人没有能力进行赔偿的,并不会影响其应当承

      2022-09-21 阅读:153
    • 盗窃罪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律师说法 盗窃罪属于刑事。根据法律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应处有期徒刑、拘役或

      2022-09-21 阅读:154
    • 盗窃罪没拘留有没有案底

      律师说法 盗窃罪没拘留也会留下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即受到刑事处罚会留下案底,所以行为人犯盗窃罪,最终被判处刑罚的,会留下犯罪记录,即案底。 法

      2022-09-21 阅读:364
    • 盗窃罪1000元的处罚是怎样的

      律师说法 盗窃罪1000元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盗窃一千元,属于盗窃数额较大的情形,应适用盗窃罪中对于数额较大规定的

      2022-09-21 阅读:174
    • 盗窃罪退赃的最佳时间

      律师说法 盗窃罪退赃的最佳时间为越早越好。根据法律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应处

      2022-09-21 阅读:26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