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电动车着火物业有责任吗

2022-10-14来源:网络225 人看过

律师说法

楼道电动车着火的,如果物业已经尽到了自身的责任,则物业对此不负责任。如果因物业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楼道电动车着火的,则物业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与业主委员会办理物业验收手续。
业主委员会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

相关阅读:在楼道里电动车丢了物业有责任吗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楼上住户装修导致漏水物业要负责吗

    律师说法 楼上住户装修导致漏水的,物业一般不负责,而应当由装修业主负责。但是如果物业没有履行对装修业主的告知义务,导致漏水的,则物业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

  • 楼顶落雪砸坏车物业管不管

    律师说法 楼顶落雪砸坏车,物业应该管。根据法律规定,物业公司有义务维护物业管理区域秩序,对小区内停放车辆进行管理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工作,排除小区安全隐患。如果物业不履

  • 开发企业已竣工但未出售的要交物业费吗

    律师说法 开发企业已竣工但未出售的,要交物业费,应由建设单位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缴纳。房屋出售后交付买受人的,由买受人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费。 法律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电动车租赁逾期一个月会怎么样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首先逾期的话会根据时间长短对您的征信有影响严重逾期(超过90天)征信就是黑户,在逾期还清前是无法再申请任何贷款业务的,其次逾期会产生违约金,逾期利息等额外查看全文

    • 小区物业的广告收入归谁所有

      律师解答 小区广告收入归属需分情况。依据《民法典》及《物业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广告收益归全体业主,专有部分归所有权人。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业主间或业主与物业的纠纷。律查看全文

    • 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顶楼漏水维修费应由谁来付?

      律师解答 老旧小区顶楼漏水,维修费承担需视情况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房主自损则自费;邻居造成则由邻居承担;若开发商遗留问题,则开发商负责。不及时处理可能导查看全文

    • 物业费十年不交法院会怎么判

      律师解答 长期不交物业费,法院可能判决支付物业费及滞纳金。 依据《物业管理条例》,业主需按时交物业费,否则物业可起诉要求支付并加收滞纳金。长期拖欠可能影响个人信用及面查看全文

    • 物业费少交合法吗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物业费的收取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果业主不按约定要求交纳物业费,物业有权上诉。律师解答按照服务合同约定的条款解决律师解答你好,协商缴纳物业费吧律师解答如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楼上住户装修导致漏水物业要负责吗

      律师说法 楼上住户装修导致漏水的,物业一般不负责,而应当由装修业主负责。但是如果物业没有履行对装修业主的告知义务,导致漏水的,则物业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

      2022-10-14 阅读:253
    • 楼顶落雪砸坏车物业管不管

      律师说法 楼顶落雪砸坏车,物业应该管。根据法律规定,物业公司有义务维护物业管理区域秩序,对小区内停放车辆进行管理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工作,排除小区安全隐患。如果物业不履

      2022-10-14 阅读:315
    • 开发企业已竣工但未出售的要交物业费吗

      律师说法 开发企业已竣工但未出售的,要交物业费,应由建设单位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缴纳。房屋出售后交付买受人的,由买受人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费。 法律

      2022-10-14 阅读:179
    • 楼道内放电动车怎么举报?

      律师说法 楼道内放电动车可以向当地消防局举报。根据法律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不得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以及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

      2022-10-14 阅读:1763
    • 楼道堆积物哪个部门负责执法

      律师说法 楼道堆积物可由消防部门负责执法。根据法律规定,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

      2022-10-14 阅读:248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