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公司是否有权授权分公司代签合同

2022-10-26来源:网络117 人看过

律师说法

总公司有权授权分公司代签合同。分公司是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分公司可以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签订合同。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十四条
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市场主体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相关阅读:总公司可以授权分公司签合同吗?总公司中标后可以授权给分公司签合同吗?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律师说法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1、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侵犯的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3、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4、在客观上表

  •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如何做

    律师说法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随之转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分公司虽然可以领取营业执照,但是没有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其属于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

  •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有限制吗

    律师说法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有限制,分公司不得单独转让,应随总公司的转让而一并转让。分公司不具备独立的主体资格,其实质是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健身房合同上名字是假的,合同还算数吗?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用假名签合同是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定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可申请变更或者撤销。其表现形式有如下五种: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查看全文

    • 第一年签订了租赁合约后面没续,合同还有效吗?

      律师解答 租房合同到期了如果当事人续订的还有效。租赁期限届满,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查看全文

    • 夫妻共有房产一个人签合同生效吗

      律师解答 针对夫妻共有房产,只有一方签署合同的情况,合同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房屋登记在夫妻名下或以未签约方名义登记,且未经另一方授权,那么合同可能无效。依据《查看全文

    • 没有合同。农民工讨薪工地?

      律师解答 农民工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讨薪,首先需要证明与工地的雇佣关系。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虽然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但并非唯一证据。农民工可以通过收集工查看全文

    • 租房合同刚签,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 出租人违约要求收回房子的,承租人可以要求出租人承担违约责任,并且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律师说法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1、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侵犯的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3、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4、在客观上表

      2022-10-26 阅读:168
    •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如何做

      律师说法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随之转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分公司虽然可以领取营业执照,但是没有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其属于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

      2022-10-26 阅读:106
    •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有限制吗

      律师说法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有限制,分公司不得单独转让,应随总公司的转让而一并转让。分公司不具备独立的主体资格,其实质是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

      2022-10-26 阅读:105
    • 总公司转让分公司如何解决

      律师说法 总公司不得转让分公司。分公司属于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不具备独立的主体资格,其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无法单独进行转让。 法律

      2022-10-26 阅读:149
    •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呢

      律师说法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认定: 1、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合

      2022-10-26 阅读:129

    29元电话法律咨询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

    热门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咨询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