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认定单位犯非法集资罪

2022-10-26来源:网络179 人看过

律师说法

认定单位犯非法集资罪要根据单位实施非法集资的次数、频度、持续时间、资金规模、资金流向、投入人力物力等情况进行认定,并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违法所得必须归单位所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阅读:非法集资是怎样认定的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入室盗窃未遂如何认定

    律师说法 入室盗窃未遂一般认定为盗窃罪。根据法律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 容留吸毒罪中的多次是怎样认定的

    律师说法 容留吸毒罪中的多次认定为两次及两次以上。根据法律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构成该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律师说法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1、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侵犯的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3、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4、在客观上表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一裁终局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多久

      律师解答 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期限为六个月。根据《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应在六个月内向法院提出申请,逾期将失去申请权利。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裁决生效,产生不利法律后果查看全文

    • 诈骗怎么认定是从犯的

      律师解答 诈骗从犯的认定需依据具体行为判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共谋或被动接受任务等可视为从犯。《刑法》中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从犯将获相应处罚。律师解答诈骗从犯认定需查看全文

    • 单位的中秋节、产假期间能否享受?

      律师解答 产假期间能享受单位中秋节、端午节等假期福利。依据《劳动法》规定,产假是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假期福利也应按规定享受,未及时享受可能导致权益受损。律师解答产假期查看全文

    • 认定工伤赔偿是公司赔吗

      律师解答 对于工伤赔偿的认定,公司确实需要承担部分赔偿。根据相关法律,公司需要支付诸如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和六级伤残津贴以及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查看全文

    • 怎样进行工伤的正式认定?

      律师解答 工伤认定需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单位应在伤害日起30日内申请,逾期可能影响工伤权益。严重后果包括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律师解答工伤认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入室盗窃未遂如何认定

      律师说法 入室盗窃未遂一般认定为盗窃罪。根据法律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2-10-26 阅读:174
    • 容留吸毒罪中的多次是怎样认定的

      律师说法 容留吸毒罪中的多次认定为两次及两次以上。根据法律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构成该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022-10-26 阅读:194
    •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律师说法 融资租赁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1、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侵犯的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3、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4、在客观上表

      2022-10-26 阅读:205
    • 三人结伙偷越国境如何认定

      律师说法 三人结伙偷越国境可以认定构成偷越国境罪。根据法律规定,偷越国境罪是指违反出入国境管理法规,偷越国境,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该罪的,一般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022-10-26 阅读:575
    • 如何认定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律师说法 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2、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3、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2022-10-26 阅读:23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