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武装部队证件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2022-10-27来源:网络202 人看过

律师说法

伪造武装部队证件罪的量刑标准是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或大量伪造证件、因妨害证件的犯罪行为而严重损害武装部队的名誉或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等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相关阅读:伪造国家证件罪一般都判几年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伪造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

    律师说法 伪造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伪造虚假合同来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法律

  • 伪造身份证犯法吗

    律师说法 伪造身份证犯法。根据法律规定,伪造各种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都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 伪造合同借钱算诈骗吗

    律师说法 伪造合同借钱不一定算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果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是不会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一方不在家怎样才能办理离婚证件

      律师解答 根据相关规定,离婚登记必须在双方的其中一方的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一方不在家的情况下是无法直接办理的。对此要有清晰的认知,确保离婚程序顺利进行。查看全文

    • 证件齐全可以在异地离婚吗

      律师解答 证件齐全的情况下,在异地是可以办理离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异地离婚可以通过协议和诉讼两种方式来进行。协议离婚需要双方签订书面协议并到婚查看全文

    • 离婚申请需要什么证件材料和手续

      律师解答 申请离婚需准备结婚证、身份证以及离婚协议书等证件材料,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协议离婚手续。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协议应包含双方自愿离查看全文

    • 面对伪造借条的诬告起诉,我应该如何自卫?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证明对方伪造债务需要提供的证据如下:1、证人证言。应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开庭时证人应出庭作证,其效力应由法院认定;2、书面证据应提供合同、借据查看全文

    • 报车保险需要证件吗

      律师解答 报车保险确实需要相关证件。 从法律角度来看,报车保险时提供证件是保险公司核实车主身份、驾驶资格及车辆信息的重要步骤,也是理赔流程中的必要环节。这些证件包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伪造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

      律师说法 伪造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伪造虚假合同来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法律

      2022-10-27 阅读:275
    • 伪造身份证犯法吗

      律师说法 伪造身份证犯法。根据法律规定,伪造各种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都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2022-10-27 阅读:224
    • 伪造合同借钱算诈骗吗

      律师说法 伪造合同借钱不一定算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果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是不会

      2022-10-27 阅读:170
    • 伪造购房合同就一定是诈骗吗?

      律师说法 伪造购房合同并不一定是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2022-10-27 阅读:187
    • 围标串标罪的立案标准量刑标准

      律师说法 围标串标罪就是串通投标罪,其立案标准是造成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对其他投标人、招标人等投标招标活动的参加人采取威胁、欺骗等

      2022-10-27 阅读:653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