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2020职务侵占60万能判缓刑么?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职务侵占60万能判缓刑么?
职务侵占60万能判缓刑,符合缓刑适用条件即可。
《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的追诉期是多久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期,需要根据该罪的最高法定刑确定
如果最高法定刑是三年有期徒刑的话,那么追诉期为5年。
如果最高法定刑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话,那么追诉期为10年。
如果最高法定刑是十五年有期徒刑的话,那么追诉期为15年。
如果最高法定刑是无期徒刑的话,那么追诉期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财产占为己有,情节严重的,且符合《刑法》当中所规定职务侵占罪犯罪构成要件,将会按照职务侵占罪对其进行定罪量刑。当然了,人民法院在审理的时候,认为该种犯罪行为符合缓刑适用条件,此时完全是可以对此适用缓刑的。
相关内容:入职时隐瞒有案底会被辞退吗
一、入职时隐瞒有案底会被辞退吗
会的,劳动合同里一般都会有此类约定,如果入职时隐瞒有案底等不利条件事后被查证的,单位可以辞退员工。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找工作时隐瞒自己案底是犯法的。只要是触犯了法律,都会被记录到个人档案中的,当进入了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申请查看个人档案以及案底。如果公司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严格的话,可以查到。但是有无案底不能影响就业,如果公司以有案底为由,不签署劳动合同,那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或者如果公司以有案底为由解除合同,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二、员工入职后被判拘役会有案底吗
会留下案底,因为拘役是刑事处罚,属于有犯罪记录。
公安机构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如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地点,其犯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犯罪,可给予拘役的刑事处罚。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治安机关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是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员工在入职时隐瞒有案底的记录,单位可以辞退员工,还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员工判处拘役之后会留下案底,因为拘役属于主刑的一种,是刑事处罚,会留有记录。拘役需要限制犯人的人身自由,执行期限在1~6个月之间,存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不能超过12个月。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律师说法 判缓刑不能保住其公职。尤其是公务员被判处刑罚的,人事部门会给予开除处分,公职不能保留。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被人民法院判
律师说法 职务侵占罪的证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找: 1、可以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 2、提供
律师说法 缓刑后不能出国。缓刑期结束后可以出国。 缓刑期结束,意味着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了,所以是可以出国的。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