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聋哑人犯罪的规定是怎样的

2022-10-30来源:网络238 人看过

律师说法

我国刑法对聋哑人犯罪的规定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对聋哑人并不是必须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院应根据行为人辨认、控制能力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来决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相关阅读:包庇罪是我国刑法第几条刑法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什么是犯罪未遂未遂犯是怎么量刑的

    律师说法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对未遂犯进行量刑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

  • 我国刑法对聋哑人有哪些规定

    律师说法 我国刑法对聋哑人的规定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聋哑人并不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其不是必须从轻、减轻

  • 什么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怎样量刑

    律师说法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对于预备犯,在量刑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我国法律规定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相关法律知识

    • 什么是犯罪未遂未遂犯是怎么量刑的

      律师说法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对未遂犯进行量刑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

      2022-10-30 阅读:145
    • 我国刑法对聋哑人有哪些规定

      律师说法 我国刑法对聋哑人的规定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聋哑人并不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其不是必须从轻、减轻

      2022-10-30 阅读:372
    • 什么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怎样量刑

      律师说法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对于预备犯,在量刑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我国法律规定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

      2022-10-30 阅读:163
    • 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

      律师说法 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

      2022-10-30 阅读:150
    • 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基础是什么

      律师说法 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基础是属地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属地原则指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船舶和航空器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

      2022-10-30 阅读:150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