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同居能否形成继子女关系

2022-11-29来源:网络129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不能。继子女关系必须是基于婚姻关系才能成立的,同居不具备婚姻效力,所以是不能成立继子女关系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
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第一千零七十二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民法典中如何认定效力待定合同

    法律咨询解答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有下列两种: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

  • 民法典打人耳光如何赔偿

    法律咨询解答 1、打人耳光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2、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

  • 民法典侵权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法律咨询解答 对于侵权的举证责任,可分为一般侵权的举证责任和特殊侵权的举证责任:(一)一般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关于侵权的举证责任,构成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以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有配偶与人同居属重婚吗

      律师解答 有配偶与人同居若形成婚姻关系则属重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构成重婚罪。重婚会导致两个婚姻关系并存,不仅违反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查看全文

    • 哪些同居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律师解答 非婚同居且不涉及重婚等违法情况,通常不需承担法律责任。依据《民法典》,同居不受法律保护,但若有配偶仍与他人同居,将视为婚姻过错方,可能影响财产分割等。长期不处理查看全文

    • 同居关系签订忠诚协议有效吗

      律师解答 忠诚协议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要协议签署者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表达意愿,并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查看全文

    • 如何认定同居关系的共同财产问题

      律师解答 依据《民法典》认定同居关系的共同财产问题需紧扣关键要点,主要包括双方共同获取的工资、奖金等财产及知识产权收益等。明确这些核心财产归属有助于预防未来可能出查看全文

    • 分居5年后我与另一男子同居,是否算重婚罪?

      律师解答 算,重婚罪不仅仅是指未离婚的情况下与他人再次结婚,只要对方在未离婚的情况下与他人同居,不顾家庭,就属于重婚,而且还与他人生子行为很恶劣。律师解答如果需要针对性解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民法典中如何认定效力待定合同

      法律咨询解答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有下列两种: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

      2022-11-29 阅读:127
    • 民法典打人耳光如何赔偿

      法律咨询解答 1、打人耳光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2、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

      2022-11-29 阅读:148
    • 民法典侵权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法律咨询解答 对于侵权的举证责任,可分为一般侵权的举证责任和特殊侵权的举证责任:(一)一般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关于侵权的举证责任,构成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以

      2022-11-29 阅读:147
    • 民法典动物侵权如何免责

      法律咨询解答 法律规定了动物侵权的两种免责事由:一是受害人的过错。受害人的过错主要是指受害人故意敲打、挑逗他人饲养的动物等情况造成自身损害,可认定受害人的过错是引起

      2022-11-29 阅读:127
    • 民法典村民小组是否拥有土地所有权

      法律咨询解答 不拥有。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

      2022-11-29 阅读:139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