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如何区分

2022-12-03来源:网络127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1、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

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分别不同的人。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敲诈勒索罪威胁的内容如系暴力,行为人声称是将来实施;而绑架暴力内容的威胁,则是当时、当场已经实施的。

3、行为不同。

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并不掳走被害人予以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要将被害人掳走加以隐藏、控制。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二百七十四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政府可否成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

    法律咨询解答 敲诈勒索罪严格来说政府不会构成的,因为不是财物,敲诈勒索罪的对象只能是财物的,在敲诈勒索罪构成后一般的处罚是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要是数额较大的那么就会严重处

  • 敲诈勒索罪需要的证据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只要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证据,均可以作为证明敲诈勒索罪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 过错推定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怎么区分

    法律咨询解答 过错责任原则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人要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需就行为人具有过错提出证明。在我国法律中,一般侵权待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受害人应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如何区分抵押和质押?哪个更好些?

      律师解答 可以这样区别抵押和质押:1、含义不同。抵押通常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或第三人不移转占有而用作债权担保的财产,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查看全文

    • 敲诈勒索罪判刑后所得的钱需要退回吗

      律师解答 对于敲诈勒索罪,即使已服刑,若判决中有要求退赔,那么必须退还所得款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所得应被追缴并退还给被害人。如不遵守退赔判决,可能会面临法查看全文

    • 绑架罪处罚金多少钱

      律师解答 关于绑架罪的罚金数额,视具体情节而定。《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绑架罪可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情节严重,如绑架时伴有杀人、致人重伤或死亡等行为,将面临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 绑架罪既遂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律师解答 关于绑架罪既遂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一是主体方面需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二是客体上侵犯了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三是在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四是客观行为上,表现为以查看全文

    • 朋友敲诈勒索罪未遂量刑有哪些标准

      律师解答 针对朋友敲诈勒索未遂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可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进行处罚,但会考虑从轻或减轻情节。如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政府可否成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

      法律咨询解答 敲诈勒索罪严格来说政府不会构成的,因为不是财物,敲诈勒索罪的对象只能是财物的,在敲诈勒索罪构成后一般的处罚是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要是数额较大的那么就会严重处

      2022-12-03 阅读:164
    • 敲诈勒索罪需要的证据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只要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证据,均可以作为证明敲诈勒索罪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2022-12-03 阅读:132
    • 过错推定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怎么区分

      法律咨询解答 过错责任原则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人要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需就行为人具有过错提出证明。在我国法律中,一般侵权待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受害人应

      2022-12-03 阅读:135
    • 敲诈勒索罪索要欠款合法吗?

      关于敲诈勒索罪索要欠款合法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敲诈勒索罪索要欠款合法吗 敲诈勒索罪索要欠款是不合法的,当事人索要债务

      2022-12-02 阅读:146
    •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怎么区分

      法律咨询解答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故意或过失违背依其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使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或无效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的损失时应承担的民事责

      2022-12-02 阅读:117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