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起诉时效是多久

2022-12-06来源:网络138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劳动纠纷应先进行劳动仲裁,时效是一年,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十八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民事纠纷孕妇能出庭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的。我国法律并没有限制妇女出庭审理民事纠纷,如果是离婚、继承等的民事纠纷,当事人是必须出庭审理的。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劳动合同法有追诉时效吗

    法律咨询解答 劳动合同法是没有追诉时效的,追诉时效适用的是刑事案件,而劳动争议属于民事纠纷,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

  • 民事纠纷可以找记者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找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必须要如何告诉事情的经过。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经济纠纷不赔偿怎么办

      律师解答 经济纠纷不赔偿,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首先尝试协商或调解,若无果,可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了相关处理流程,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权益受损扩大。律师解答查看全文

    • 当提起诉讼一个人能不能坚持不离婚

      律师解答 可以起诉离婚,即便一方坚持不离婚。《民法典》支持夫妻一方在感情破裂时提起离婚诉讼,若调解无效且符合法定情形,法院将准予离婚。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长期情感困扰或查看全文

    • 交通对方起诉去哪个法院

      律师解答 交通事故对方起诉,可向被告户籍地或事故地法院提起。依据《民事诉讼法》,选择不当可能影响案件管辖,导致诉讼延误或无效。律师解答交通事故起诉法院选择:1.被告户籍地查看全文

    • 公诉案件怎么起诉对方

      律师解答 公诉案件由检察院起诉,个人无法直接起诉。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制查看全文

    • 诈骗案件怎么起诉的最快

      律师解答 诈骗案件起诉需依法进行,无法求快但可确保流程顺畅。 依据《刑事诉讼法》等,起诉需经立案、审查、开庭等法定程序,每一步都需时间。若急于求成,可能遗漏重要证据,导致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民事纠纷孕妇能出庭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的。我国法律并没有限制妇女出庭审理民事纠纷,如果是离婚、继承等的民事纠纷,当事人是必须出庭审理的。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12-06 阅读:138
    • 劳动合同法有追诉时效吗

      法律咨询解答 劳动合同法是没有追诉时效的,追诉时效适用的是刑事案件,而劳动争议属于民事纠纷,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

      2022-12-06 阅读:142
    • 民事纠纷可以找记者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找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必须要如何告诉事情的经过。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

      2022-12-06 阅读:150
    •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管辖地怎么确定

      法律咨询解答 医疗事故纠纷,由医院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

      2022-12-06 阅读:134
    • 行政诉讼驳回起诉如何应对

      法律咨询解答 行政纠纷有两大维权途径,一个是行政复议;另一个行政诉讼。通常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会选择通过行政复议来处理,而且大多数问题也可以得到解

      2022-12-06 阅读:154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