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聚众犯罪

2022-12-07来源:网络152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聚众犯罪是法律规定以聚众作为构成犯罪必要要件的犯罪。
中国刑法中规定有聚众犯罪,并且可以分为两类:
(1)属于共同犯罪的聚众犯罪,象持械聚众叛乱罪、聚众劫狱罪就属于此类型的聚众犯罪。
(2)属于单独犯罪的聚众犯罪,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罪,这些犯罪以首要分子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中国刑法规定,对于聚众性犯罪,首要分子是刑法所打击的重点。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第二百九十条、第二百九十一条、第二百九十二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持冰毒多少以上犯罪

    法律咨询解答 10克以上。据刑法第348条的规定,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即冰毒)50g以上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10g以上不满50g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交通事故死亡5人构成犯罪吗

    法律咨询解答 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 凭门诊病历能认定工伤吗

    法律咨询解答 门诊病历可以是认定工伤的一种材料,但不能单凭门诊病历就可以认定工伤。工伤的认定要到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申请工伤认定需要的证据: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未成年时的犯罪记录没有被封存,我应该怎么做?

      律师解答 未成年犯罪记录应封存,未封存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犯罪记录必须封存,司法机关不得透露。若未封存,可能影响你的名誉查看全文

    • 诈骗怎么认定是从犯的

      律师解答 诈骗从犯的认定需依据具体行为判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共谋或被动接受任务等可视为从犯。《刑法》中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从犯将获相应处罚。律师解答诈骗从犯认定需查看全文

    • 醉驾犯罪历史的人会被判刑多久?

      律师解答 醉驾犯罪一般判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依据《刑法》,醉驾判刑有具体期限,不及时处理将面临法律严惩。律师解答醉驾处理分情况:1.初次醉驾,未造成事故,积极配合调查,可能从查看全文

    • 被拘留没被判刑算犯罪记录吗

      律师解答 刑事拘留算不算犯罪记录,得看具体的结果。1.如果刑事拘留之后,被无罪释放的,不构成犯罪,则没有犯罪记录。2.被刑事拘留后,因为犯罪情况不是很严重的原因,被免于起诉的,就查看全文

    • 是否构成犯罪,会被判刑吗?

      律师解答 代卖笑气违法,构成犯罪会判刑。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未经批准贩卖笑气属非法经营,将追究刑事责任。严重情况下,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刑。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持冰毒多少以上犯罪

      法律咨询解答 10克以上。据刑法第348条的规定,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即冰毒)50g以上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10g以上不满50g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2022-12-07 阅读:124
    • 交通事故死亡5人构成犯罪吗

      法律咨询解答 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2022-12-07 阅读:155
    • 凭门诊病历能认定工伤吗

      法律咨询解答 门诊病历可以是认定工伤的一种材料,但不能单凭门诊病历就可以认定工伤。工伤的认定要到专门的鉴定机构进行。申请工伤认定需要的证据: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

      2022-12-07 阅读:154
    • 民法典重婚罪的认定需要哪些证据

      法律咨询解答 重婚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是法律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

      2022-12-07 阅读:163
    •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逃逸是指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12-07 阅读:113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