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2-12-08来源:网络132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3)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4)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犯罪动机的不同不影响定罪,可作为量刑时考虑的情节。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

  •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

  • 遗弃罪与虐待罪的区别是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一)主观方面的区别 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父母离婚后,是否构成遗弃罪?

      律师解答 父母不管孩子可能涉嫌遗弃罪,父母不管孩子但交付他人看管照顾的不构成遗弃罪。遗弃罪是指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查看全文

    • 亲生父母把我送人,能告他们遗弃罪吗?

      律师解答 亲生母亲把孩子送人是否算遗弃罪要看是否符合遗弃罪的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查看全文

    • 离婚之后妈妈没管过小孩算遗弃罪吗

      律师解答 离婚后母亲未照顾孩子是否构成遗弃罪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必须拒绝抚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亲属且情节恶劣才构成遗弃罪。若母亲的查看全文

    • 民法典中的遗弃罪如何认定

      律师解答 遗弃罪是指对于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履行扶养义务,情节恶劣的行为。《民法典》对于此类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触犯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查看全文

    • 作为孩子的继父,我能否以遗弃罪起诉孩子母亲?

      律师解答 遗弃子女的,子女成年后可以起诉父母要求给付抚养费。父母对未成年人有抚养的义务,有抚养能力的父母需要给付子女抚养费;拒绝给付的,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遗弃罪。根据2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

      2022-12-07 阅读:116
    •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

      2022-12-07 阅读:115
    • 遗弃罪与虐待罪的区别是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一)主观方面的区别 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也有实际履行扶养义务能力而拒

      2022-12-07 阅读:117
    • 拘役缓刑对子女有影响吗,缓刑有哪些法律特征?

      关于拘役缓刑对子女有影响吗,缓刑有哪些法律特征?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拘役缓刑对子女有影响吗 拘役缓刑对子女是有影响的,一般

      2022-12-04 阅读:158
    •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如下:1、法定性。缔约过失责任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一种民事责任。只有当事人的行为符合《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并给对方

      2022-11-29 阅读:155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