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条不完整还有效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自然人之间的借条不完整还有效吗
民法典规定,借条内容不完整,但能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和借款数额的,借条就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形式和内容】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二、有约定利息但没明确,还能要利息吗
实际上,就法律上的规定来说,为了便利公民的生活,按照一般的借贷规矩,民间当事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原则上是无偿的,但是要是当事人有特别约定,就应当支付利息。
所以,要是当事人之间借钱时就没有约定利息的,就得按照无偿借用的规则,在以后,借出去的一方是不能就这理由要求对方支付利息的。
可是就利息约定不明确时候,实际情况就不相同了。
出借人借出钱后没有明确约定利息的,等到还钱的时候主张支付利息的,法院一般是不会支持的。
但是,如果出借人能够举证证明双方按照以往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当地类似情况通常利息多少,法官就会根据综合情况酌情确定利息。
但这里面也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由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当事人主张的利息不确定较强,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建议还是委托相关的专业律师代理。
最后,在要求借款人借条的时候,要不确定怎么算利息的,其实只要以下一点要求,那就是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数)。
否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保护。
对此问题的回答如上,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的民事行为一般都是有效的,借条内容不完整,但能证明借贷关系和借款数额的就具有法律效力,具体的要求如上。
欢迎进行优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
民法典中共同借款人是否为连带责任人
一、民法典中共同借款人是否为连带责任人
民法典规定,共同借款人是不是连带责任人,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共同借款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就是连带责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八条【连带之债】债权人为二人以上,部分或者全部债权人均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为连带债权;
债务人为二人以上,债权人可以请求部分或者全部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的,为连带债务。连带债权或者连带债务,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第五百一十九条【连带债务人的份额确定及追偿权】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未履行的份额范围内向其追偿,并相应地享有债权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其他连带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该债务人主张。被追偿的连带债务人不能履行其应分担份额的,其他连带债务人应当在相应范围内按比例分担。
二、如何免除连带担保责任
1、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3、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4、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通过以上分析,依据《民法典》规定,两人以上借款的,借款人是不是连带责任人,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约定了连带责任的,就是连带责任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借款到期后多久不上述会失效,借条的有效期是多久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借款到期后多久不上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只有借款合同没有借条怎么处理,民间贷款纠纷的管辖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只有借款合同没有
法律咨询解答 符合以下情形的借条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