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私人欠条有效期是如何的

2022-12-09来源:网络137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三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对方借钱不还没有欠条怎么办

    法律咨询解答 欠钱没有欠条,债权人也是可以起诉的,但要提交其他证据材料对借贷关系予以证明。例如可以通过提供证人证言、录音、短信、聊天记录、汇款凭证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

  • 欠条按指纹有效吗

    法律咨询解答 欠条按指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中要写明欠款原由,写清欠款人的全名及身份证号码,欠款人最好摁指纹。只要具备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债务人姓名及借款日期,符

  • 私人贷款受法律保护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存在私人贷款的说法,只有金融机构有放贷的资格。私人借款是受法律保护的。民间私人之间的借贷是合法的,受法律保护。但民间借贷的利率不能超过国家限定的标准,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小三有老公欠条和转账记录能离婚吗

      律师解答 小三有老公欠条和转账记录不能直接导致离婚。 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需基于夫妻感情破裂。欠条和转账记录可作为辅助证据,证明夫妻关系存在问题,但若不及时处理,可查看全文

    • 聘书的有效期限最长是多久?

      律师解答 聘书有效期限由双方约定,可长可短。根据《劳动合同法》,合同期限可灵活约定,无统一最长限制。不及时明确期限,可能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不明,引发纠纷。律师解答聘书期限灵查看全文

    • 离婚协议的欠条不给怎么办

      律师解答 离婚协议欠条不给,可依法追讨。法律依据明确,欠条是债权凭证,应履行还款义务。《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按约定履行义务,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可能面临诉讼及强制执行,影响查看全文

    • 农村土地兑换协议有效期多久失效

      律师解答 农村土地兑换协议的有效期失效时间需具体判断。若涉及诉讼,依据《行政诉讼法》,一般为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失效,未及时诉讼则可能丧失法律追诉权。土地兑换后查看全文

    • 我在某某打了欠条给对方,该怎么解决?

      律师解答 欠钱不还被拉黑,找不到人的解决方法:1、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人民法院会公告送达起诉状,并依法作出判决;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律师解答债务人借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对方借钱不还没有欠条怎么办

      法律咨询解答 欠钱没有欠条,债权人也是可以起诉的,但要提交其他证据材料对借贷关系予以证明。例如可以通过提供证人证言、录音、短信、聊天记录、汇款凭证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

      2022-12-09 阅读:144
    • 欠条按指纹有效吗

      法律咨询解答 欠条按指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中要写明欠款原由,写清欠款人的全名及身份证号码,欠款人最好摁指纹。只要具备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债务人姓名及借款日期,符

      2022-12-09 阅读:169
    • 私人贷款受法律保护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存在私人贷款的说法,只有金融机构有放贷的资格。私人借款是受法律保护的。民间私人之间的借贷是合法的,受法律保护。但民间借贷的利率不能超过国家限定的标准,

      2022-12-09 阅读:121
    • 撕毁欠条会构成犯罪吗

      法律咨询解答 欠条是一种债权凭证,撕毁欠条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纠集

      2022-12-09 阅读:138
    • 私人拖欠工资如何维权

      法律咨询解答 1、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去法院提起劳动诉讼,追讨自己的工资报酬。如果你是

      2022-12-09 阅读:138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