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公司解散拖欠补偿金可以劳动仲裁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公司解散拖欠补偿金可以劳动仲裁吗
公司解散后拖欠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属于劳动争议,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公司因解散要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要支付经济补偿给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就会产生劳动争议,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
相关内容:只有劳动能力鉴定书能否申请仲裁
一、只有劳动能力鉴定书能否申请仲裁
只有劳动能力鉴定书,如果出现劳动争议的,也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个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是怎样的
根据工伤保险和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提出申请。
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同时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审查。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人申报劳动能力鉴定的资料后,应当进行初审,看有关材料是否齐备、有效。
如果提交的资料欠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则应要求申请人补充相关材料。
(3)组织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从医疗专家库内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有关的诊断。
专家组或者受委托的医疗机构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意见并由参与鉴定的专家签署。
(4)作出鉴定结论并送达当事人。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如果有必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对当事人利益重大,因此《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个人。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出现劳动争议不能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即使只有劳动能力鉴定书,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时要提交申请书、证据、身份证明等的材料。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先签解除合同再领补偿金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先签解除合同再领补偿金吗在解除劳动合同书上签字不
法律咨询解答 如果是雇佣关系的,私人雇主不给工资的,雇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雇主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是形成劳动关系的私人老板不给工资的,则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
法律咨询解答 怀孕期间离婚的,一般是不能获得补偿金的;除非双方离婚的原因是一方存在以下过错情形导致的,则无过错的另一方可以获得离婚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