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异议的主体都有谁

2023-01-05来源:网络136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商标异议的主体是在先权利人和商标注册的利害关系人。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对于初步审定后公告的商标有异议的,在先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有权向商标局在规定的三个月期限内提出异议。

相关法律规定

《商标法》第三十三条,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四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商标局是怎么认定一项驰名商标的

    法律咨询解答 商标局认定一项驰名商标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四)该商标作

  • 驰名商标认定的原则为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驰名商标认定的原则是:1.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2.综合考虑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该商标的持续使用时间、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予以保护的记录等因素的原则。3

  • 发现商标侵权应该怎么维权

    法律咨询解答 发现商标侵权的维权方法:发现商标侵权首先应当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买卖双方达成解约共识,中介有异议如何解决?

      律师解答 买卖双方解约中介有异议,应先协商处理。依据《民法典》,合同受法律保护,协商不成可能引发诉讼,影响各方权益及信誉。律师解答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诉讼、仲裁。根据查看全文

    • 商标被冒用怎么办

      律师解答 商标被冒用应依法维权。依据《商标法》,冒充注册商标行为严重者可被认定为假冒,需承担法律责任。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品牌声誉受损,市场份额被侵占。律师解答商标被冒查看全文

    • 保全异议应该向哪个法院部门提出?

      律师解答 保全异议应向作出保全裁定的法院部门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保全异议是对保全措施不当或错误的救济途径,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合法权益受损,如财产被错误查查看全文

    • 被告商标侵权如何应对

      律师解答 对被告商标侵权的情况,首要步骤是尝试通过协商来解决争议。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选择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或向工商部查看全文

    • 我们双方对变更孩子抚养权无异议,异地能否进行办理?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孩子变更抚养权是否可以在外地办理,有具体情况来定。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协商一致,那可以到法院要求法官进行判决。具体需要找在被告所在地的基层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商标局是怎么认定一项驰名商标的

      法律咨询解答 商标局认定一项驰名商标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四)该商标作

      2023-01-05 阅读:136
    • 驰名商标认定的原则为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驰名商标认定的原则是:1.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2.综合考虑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该商标的持续使用时间、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予以保护的记录等因素的原则。3

      2023-01-05 阅读:145
    • 发现商标侵权应该怎么维权

      法律咨询解答 发现商标侵权的维权方法:发现商标侵权首先应当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

      2023-01-05 阅读:143
    •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

      法律咨询解答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人员。本罪的主体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

      2023-01-05 阅读:141
    • 商标侵权的赔偿主要有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商标侵权的赔偿主要有:1、导致原有商品订单减少,所引起的经营损失;2、因假冒商标或标识,引起其他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失;3、因侵权行为对商标信誉带来的名誉损失。

      2023-01-04 阅读:165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