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
1、破坏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因过失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第一百一十八条 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
(1)犯罪对象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燃气或其他易燃易爆设备;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对象是危险物品,包括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表现为破坏燃气设备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而危险物品肇事罪必须是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形态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是危险犯,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可成立犯罪;而危险物品肇事罪是结果犯,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危险物品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司法实务中,如果行为人破坏的是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因其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因而不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只是对财产所有权的侵犯,情节严重的,则构成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如果是故意毁损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情节严重的,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相关内容: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标准是什么
投毒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两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为广泛,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我国刑法已取消投毒罪,而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那具体来说怎样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接下来,优律师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怎样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
1、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标准是什么
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核心在于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具体来说:
1、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
2、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该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严重损害后果。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
4、投放行为的主要方式:
(1)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
(2)将毒物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
(3)在一些公共场所释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
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该罪,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涉嫌该罪的话,最好及时求助于专业的刑辩律师,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最大利益。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关于诈骗罪从犯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诈骗罪从犯的量刑标准是什么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关于法院判错案如何追责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法院是个庄严而又神圣的地方,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在法院处理诸多案
法律咨询解答 互联网法院可以电子送达判决书。除了诉讼文书及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等材料可适用电子送达外,在充分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并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对判决书、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