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判刑

2023-02-01来源:网络153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醉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职工判刑后还享受工伤待遇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的。被收监执行的,不属于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三)拒

  • 人死亡医保卡多久可以注销

    法律咨询解答 人死亡医保卡应在一个月内注销,在办理死亡人员的户口注销登记时应一并注销医保卡,但医保卡的余额可作为遗产,由死者的近亲属按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 相关法律规定

  • 工伤死亡赔偿金给付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解答 工伤造成劳动者死亡的,死亡赔偿金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支付标准如下: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赌博引发的打架轻伤如何判刑?

      律师解答 赌博打架致轻伤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事态恶化,面临更重刑罚。律师解答赌博打架轻伤。查看全文

    • 诈骗10万案判刑多少年

      律师解答 诈骗10万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刑法》,诈骗数额巨大将受严厉处罚,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如刑罚加重、财产损失等。律师解答诈骗10万查看全文

    • 醉驾犯罪历史的人会被判刑多久?

      律师解答 醉驾犯罪一般判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依据《刑法》,醉驾判刑有具体期限,不及时处理将面临法律严惩。律师解答醉驾处理分情况:1.初次醉驾,未造成事故,积极配合调查,可能从查看全文

    • 卖盗版课程1000元判刑么

      律师解答 卖盗版课程的判刑:如果是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所卖的课程属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作品,同时构成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查看全文

    • 侵犯他人名誉权判刑多少

      律师解答 侵犯他人名誉权若构成诽谤罪,一般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依据《刑法》,诽谤罪是故意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情节严重将受刑罚,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受害者名誉及心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职工判刑后还享受工伤待遇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的。被收监执行的,不属于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三)拒

      2023-02-01 阅读:143
    • 人死亡医保卡多久可以注销

      法律咨询解答 人死亡医保卡应在一个月内注销,在办理死亡人员的户口注销登记时应一并注销医保卡,但医保卡的余额可作为遗产,由死者的近亲属按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 相关法律规定

      2023-02-01 阅读:216
    • 工伤死亡赔偿金给付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解答 工伤造成劳动者死亡的,死亡赔偿金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支付标准如下: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

      2023-02-01 阅读:137
    • 黑车肇事逃逸造成轻伤会怎么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逃逸一般会认定为全责,对伤者所有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2023-02-01 阅读:221
    • 抵押权人死亡如何实现抵押权

      法律咨询解答 抵押人死亡要实现抵押权: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保证债权人实现债权提供的担保。对于抵押权的实现,一方面可以通过正常的民事诉讼途径实现;另一方面,根据新民事诉讼法

      2023-02-01 阅读:116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