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抚养费按照工资收入还是按照协议给

2023-02-18来源:网络156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在我国离婚后抚养费有协议的按照协议,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温馨提示】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甄选27万+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离婚子女抚养费要怎么判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孩子抚养费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 协议离婚抚养费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父母任

  • 协议离婚可以不付抚养费吗

    法律咨询解答 协议离婚可以不拿抚养费,但是必须双方协商一致。离婚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一方不要抚养费,是可以的。不过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是法定的义务,如果孩子有需要的话,可以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债权转让签协议就可以了吗

      律师解答 签债权转让协议注意的事项有:1.债权人转让债权,应当通知债务人,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2.应当签订债权转让合同。3.转让的债权应当符合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 离婚协议住址要写详细吗

      律师解答 离婚协议住址需写详细,以确保双方信息准确。 《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离婚协议应载明双方协商一致的意见,住址不详可能影响协议效力及后续执行。若住址不详细,可能导致查看全文

    • 离婚协议的欠条不给怎么办

      律师解答 离婚协议欠条不给,可依法追讨。法律依据明确,欠条是债权凭证,应履行还款义务。《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按约定履行义务,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可能面临诉讼及强制执行,影响查看全文

    • 判决离婚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律师解答 判决离婚不给抚养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受申请法院应执行,执行员可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孩子正常生活及成长。律师解答不查看全文

    • 协议离婚的法定三个范围是什么

      律师解答 协议离婚的法定范围包括三方面。依据《婚姻法》规定,需明确双方自愿离婚、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权益受损,如财产被转移或子女抚养权争议升级。律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离婚子女抚养费要怎么判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孩子抚养费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2023-02-18 阅读:157
    • 协议离婚抚养费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父母任

      2023-02-18 阅读:140
    • 协议离婚可以不付抚养费吗

      法律咨询解答 协议离婚可以不拿抚养费,但是必须双方协商一致。离婚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一方不要抚养费,是可以的。不过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是法定的义务,如果孩子有需要的话,可以

      2023-02-18 阅读:148
    • 租房协议只签字是否具有效力

      法律咨询解答 租房合同只签字是可以生效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租房合同可以通过签订或者盖章的方式来进行认定,只要签字或者盖章都可以生效,具体情况下应当结合签订合同时的

      2023-02-18 阅读:129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时效怎么规定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

      2023-02-18 阅读:188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