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怎样处罚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怎样处罚

2023-04-25来源:网络124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这样处罚:
1、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扒窃面临的处罚有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1、扒窃面临的处罚是判刑。2、扒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

  • 非法行医被抓怎么样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1、非法行医被抓构成犯罪的应予以刑事处罚。2、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

  • 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1、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阶段可以分为预备阶段和实行阶段。2、根据法律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取保候审期间又犯同样的事会加重处罚吗

      律师解答 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同样的事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此时的再犯罪者可能会被没收保证金,并可能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或直接逮捕,查看全文

    • 醉驾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算结案吗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醉驾行政处罚书下来了也就意味着处理结束。而且根据规定,已下达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说明处理结果已经确定并告知当事人,不可更改。此时公民应该拿着查看全文

    • 向诈骗电话泄露身份信息怎么办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诈骗电话信息泄露了,应该报警。把对方的信息收集好,留好证据,交给警察。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查看全文

    • 公共场所乱涂乱画违法处罚多少

      律师解答 公共场所乱涂乱画违法,将受处罚。依据《社会治安处罚法》,可处警告或罚款,情节较重者还可能被拘留并罚款。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公共环境,损害城市形象。律师解答乱涂乱画查看全文

    • 但驾照信息无法更改,如何解决?

      律师解答 双重户口注销后,驾照信息应随之更改,可申请行政复议解决。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双重户口注销后,驾照信息应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扒窃面临的处罚有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1、扒窃面临的处罚是判刑。2、扒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

      2023-04-25 阅读:112
    • 非法行医被抓怎么样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1、非法行医被抓构成犯罪的应予以刑事处罚。2、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

      2023-04-25 阅读:106
    • 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1、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阶段可以分为预备阶段和实行阶段。2、根据法律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

      2023-04-25 阅读:131
    • 销售防治传染病假药的如何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1、销售防治传染病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致人死

      2023-04-25 阅读:125
    •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既遂如何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1、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既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

      2023-04-25 阅读:144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