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解答
1、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2、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权益,因而使诉讼成立的人,称为原告。 3、与原告相对的一方,被控侵犯原告权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称为被告。 4、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是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他人之间正在进行的诉讼的人是第三人。 5、不以自己的名义,而以他人名义进行诉讼的人,如诉讼代理人,不是民事诉讼当事人。虽然以自己的名义参与诉讼,但不受法院裁判约束,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如证人、鉴定人,也不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因不同的诉讼阶段和程序而有所不同。 6、在第一审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中,称原告、被告;特别程序中称申请人。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被上诉人。在再审程序中,适用第一审程序的,称原告、被告;适用第二审程序的,称上诉人、被上诉人。在执行程序中,称申请人、被申请人。
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法律咨询解答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1)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2
法律咨询解答 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2、因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3、实质损失和必然遭受的物质损失。4、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校外人员人身损害时有关主体怎样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咨询解答 1、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承担的侵权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遭受人身损害,是由于幼儿园、学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