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么认定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么认定

2023-05-22来源:网络收集106 人看过

关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么认定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1、罪与非罪的区分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立法上没有规定数额、情节的限制。但是,根据本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应认为是犯罪,可以依照其他有关规定处理。同时,在区分罪与非罪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1)要把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与未携带持枪证件而携带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显然也违反了枪支管理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25条的规定,对未携带持枪证件的行为,由公安机关扣留其枪支、弹药,而不能认定为本罪。

(2)要把本罪与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依法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的行为区别开来。后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44条的规定,应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并没收其枪支、弹药,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但不构成犯罪。

2、本罪与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对象不尽相同。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不包括爆炸物;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枪支、弹药、爆炸物在内。(2)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不同。本罪表现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表现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

枪支弹药在我们国家都是属于没有经过允许,不能够由公民个人所拥有的,如果擅自的私藏枪支弹药,将按照刑法当中的非法私藏弹药罪进行判决,这是违反我们国家枪支管理规定的行为。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么认定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相关内容: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敲诈勒索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关于敲诈勒索罪认定标准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行为人为一般犯罪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 入室盗窃罪是如何认定的

    法律咨询解答 入户盗窃是盗窃罪的一种行为方式。认定入户盗窃,应当注意:1、入户盗窃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产,还侵犯了公民的住宅,并对公民的人身安全形成严重威胁2、“户”,是指公

  • 认定抢劫罪定罪数额是多少

    法律咨询解答 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抢劫数额多少才定罪,但司法解释规定,”数额巨大“的标准参照盗窃罪的认定标准,因此入罪门槛也可以参照盗窃罪的入罪门槛,具体标准如下:(一)“数额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相关法律知识

    • 敲诈勒索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关于敲诈勒索罪认定标准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行为人为一般犯罪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2023-05-22 阅读:111
    • 入室盗窃罪是如何认定的

      法律咨询解答 入户盗窃是盗窃罪的一种行为方式。认定入户盗窃,应当注意:1、入户盗窃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产,还侵犯了公民的住宅,并对公民的人身安全形成严重威胁2、“户”,是指公

      2023-05-20 阅读:120
    • 认定抢劫罪定罪数额是多少

      法律咨询解答 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抢劫数额多少才定罪,但司法解释规定,”数额巨大“的标准参照盗窃罪的认定标准,因此入罪门槛也可以参照盗窃罪的入罪门槛,具体标准如下:(一)“数额

      2023-05-20 阅读:112
    • 贪污罪既遂和未遂如何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对于行为

      2023-05-20 阅读:102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了是不是还能更改

      法律咨询解答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了还能更改,但有条件。如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责任划分不公正、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道

      2023-05-20 阅读:135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