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不给抚养费是否会判刑

离婚后不给抚养费是否会判刑

2023-05-25来源:网络138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1.离婚后不支付抚养费,属于民事纠纷,不会判刑。
2.离婚后,不给小孩抚养费,另一方可以到法院要求对方支付,以孩子作为原告,抚养孩子一方作为法定代理人起诉。
3.如果是经法院调解或判决离婚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
4.如果仍然不听劝告,拒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一条【夫妻相互继承权】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协议离婚小孩抚养费标准是如何的

    法律咨询解答 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在不损害子女健康成长的情况下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法院按照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1.有固定收

  • 脱逃罪一般要如何判刑

    法律咨询解答 1、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

  • 重婚罪判刑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咨询解答 1、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因此,对于婚外情一方,重婚罪肯定是要判刑的,即使是拘役,也属于刑事处罚。对于明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赌博引发的打架轻伤如何判刑?

      律师解答 赌博打架致轻伤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事态恶化,面临更重刑罚。律师解答赌博打架轻伤。查看全文

    • 诈骗10万案判刑多少年

      律师解答 诈骗10万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刑法》,诈骗数额巨大将受严厉处罚,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如刑罚加重、财产损失等。律师解答诈骗10万查看全文

    • 醉驾犯罪历史的人会被判刑多久?

      律师解答 醉驾犯罪一般判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依据《刑法》,醉驾判刑有具体期限,不及时处理将面临法律严惩。律师解答醉驾处理分情况:1.初次醉驾,未造成事故,积极配合调查,可能从查看全文

    • 卖盗版课程1000元判刑么

      律师解答 卖盗版课程的判刑:如果是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所卖的课程属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作品,同时构成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查看全文

    • 侵犯他人名誉权判刑多少

      律师解答 侵犯他人名誉权若构成诽谤罪,一般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依据《刑法》,诽谤罪是故意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情节严重将受刑罚,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受害者名誉及心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协议离婚小孩抚养费标准是如何的

      法律咨询解答 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在不损害子女健康成长的情况下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法院按照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1.有固定收

      2023-05-24 阅读:144
    • 脱逃罪一般要如何判刑

      法律咨询解答 1、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

      2023-05-24 阅读:111
    • 重婚罪判刑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咨询解答 1、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因此,对于婚外情一方,重婚罪肯定是要判刑的,即使是拘役,也属于刑事处罚。对于明

      2023-05-24 阅读:112
    • 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要付多久

      法律咨询解答 1、子女抚育费给付期限包括原则期限和特殊期限两种。2、原则期限是指抚育费的给付一般至子女18周岁成年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

      2023-05-24 阅读:111
    • 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1、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或者按年支付,可以要求一次性支付。2、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要看给付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不直接抚

      2023-05-24 阅读:128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