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犯罪的故意怎么认定

我国犯罪的故意怎么认定

2023-05-27来源:网络收集109 人看过

关于我国犯罪的故意怎么认定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我国犯罪的故意怎么认定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刑法上通常说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结果发不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作出规定的。区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决定量刑,具有一定意义。

二、共同犯罪的故意如何认定

一是各个共同犯罪人对该罪都有故意。

二是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共同行为。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必须具备两层意思,才认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首先,共同故意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相同的共同行为故意,则指各共犯人均对同一罪或几个罪持有故意,而且这种故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不要求故意的形式与具体内容完全相同。

就故意的形式而言,双方均为直接故意、双方均为间接故意以及一方为直接故意另一方为间接故意时,只要是同一共同行为的故意,皆可成立共同犯罪。就故意的具体内容来说,只要求各共犯人具有法定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即使故意的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也可成立共同犯罪。其次,共同犯罪故意要求各共犯人主观上相互沟通,彼此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共同行为,而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但是,通常这只是针对共同实行犯即共同正犯而言的。

三、犯罪故意的种类有哪些

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自己行为的内容与危害性质、明知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某些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意志因素: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2、间接故意:放任;

3、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区别:两者的认识因素相同。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明知的可以是行为必然发生的危害结果也可以是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而间接的只能是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

4、间接故意的发生:一是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以上就是关于犯罪的故意怎么认定的相关介绍。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相关内容: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明知故意的吗

所谓的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明知故意就是利用通风报信或提供伪造的信息协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处罚, 这种行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还会害到自己,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是会接受法律的处罚的,至于怎么才算帮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被处罚,就来看看下面的内容。

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怎样认定的?

1、行为人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其中内容如属国家秘密,则又触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属牵连犯罪,对之应当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2、行为人如果与犯罪分子事先通谋,出于共同故意而在事后帮助的,又会触犯所实施的犯罪,这时属牵连犯罪,对之应择一重罪从重处罚,即所实施的共同犯罪比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处罚重,如走私犯罪,对之则应以共犯论处,反之就应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治罪。

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团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由此可见,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最终怎么判,与该罪的情节和后果有很大的关系,最低只是拘役,而最高可能判处长达十年的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我国《刑法》对什么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怎么判的相关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往往与受贿罪、徇私舞弊罪等罪名夹杂,难以区分,而不同的罪名的判决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有不慎涉及这样的犯罪,建议您咨询专业刑事律师,他们会从他们专业的角度更好的维护您的利益。

如果你身边有这种情况的朋友还请你对他进行劝阻,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不但没有帮助到他反而会害的自己受到我国法律的制裁的。如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你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他们会从专业的角度来给你专业的意见的。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开设赌场中途退出是否算是犯罪中止

    法律咨询解答 1、开设赌场中途退出不算犯罪中止。2、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

  • 吃回扣是不是属于职务犯罪

    法律咨询解答 1、吃回扣属于职务犯罪,可能构成受贿罪。受贿罪属于职务犯罪,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是公职人员受贿,当然属于职务犯罪,但是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也包括

  • 工伤认定书都有什么好处

    法律咨询解答 1、工伤认定书的作用有:可以证明该劳动者之伤为工伤,工伤职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减少了伤者的经济负担,保障伤者的生活基本需求;工伤职工之后如果发生旧伤复发的,也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贪污罪是怎样认定

      律师解答 关于贪污罪的认定,主要围绕直接故意、特定主体、侵犯公共财物和国家机关活动以及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等核心要素展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查看全文

    • 我之前因邦信拘留15天,现在能开出无犯罪证明吗?

      律师解答 可以开出无犯罪证明,但可能包含此次拘留记录。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但可能影响证明内容。若需证明无犯罪记录,建议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律师解答针对您的情况,常见的处理查看全文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人

      律师解答 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如存在违反交通法规导致重大事故并逃逸,或者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形,将会被追究刑查看全文

    • 已经进行工伤认定,打官司会不会赢?

      律师解答 打工伤官司,若劳动者有工伤认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的一般工伤职工会赢。工伤职工应在起诉用人单位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劳动关系存在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等。律师查看全文

    • 袭警罪客观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 袭警罪是以暴力或威胁手段阻碍警察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这种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警察受伤,严重影响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开设赌场中途退出是否算是犯罪中止

      法律咨询解答 1、开设赌场中途退出不算犯罪中止。2、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

      2023-05-27 阅读:76
    • 吃回扣是不是属于职务犯罪

      法律咨询解答 1、吃回扣属于职务犯罪,可能构成受贿罪。受贿罪属于职务犯罪,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是公职人员受贿,当然属于职务犯罪,但是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也包括

      2023-05-27 阅读:81
    • 工伤认定书都有什么好处

      法律咨询解答 1、工伤认定书的作用有:可以证明该劳动者之伤为工伤,工伤职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减少了伤者的经济负担,保障伤者的生活基本需求;工伤职工之后如果发生旧伤复发的,也

      2023-05-27 阅读:238
    • 村委会职员是否可以构成职务犯罪

      法律咨询解答 1、村委会职员受到委托,依法执行公务的,就有可能构成职务犯罪。2、《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

      2023-05-27 阅读:72
    • 抢劫完又当场归还是不是属于犯罪中止

      法律咨询解答 1、抢劫完又当场归还,不属于犯罪中止。2、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只要劫取到财

      2023-05-27 阅读:87

    29元电话法律咨询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

    热门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咨询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