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如何更改

社保缴费基数如何更改

2023-06-11来源:网络132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1、申报月重新申报工资即可,登录网上社保服务平台,点击“申报业务管理”。 2、职工上年月均工资收入申报,输入要变更基数人员的姓名与身份证号码,输入变更基数即可。 3、如果不是申报日,需携带职工上年工资表,填写变更基数表,携带公章去社保中心窗口现场办理业务。 4、如果没有社保服务平台,就只能携带职工上年工资表,填写变更基数表,携带公章去社保中心窗口现场办理业务。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四条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孕期公司断交社保是违法吗

    法律咨询解答 孕期公司断交社保违法。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用人单位不得缓缴、减免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断交社保,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也可以直接单方面解

  • 月底离职公司不交社保是否合法

    法律咨询解答 月底离职,公司不交社保违法。劳动者仍然在职的,用人单位就应当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月工资基数该怎样计算

    法律咨询解答 月工资基数指职工社保月缴费计算,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计算,新进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计算。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医保报销需要带社保卡吗

      律师解答 你好,建议积极到保险部门问询律师解答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查看全文

    • 我现在可以补上97年到08年漏交的社保吗?

      律师解答 能否补上97年到08年漏交的社保需视当地政策。分析说明:从法律角度看,社保断交后能否补缴以及补缴的具体规定,需参照当地社保政策。各地关于社保间断期间的补缴政策存查看全文

    • 起诉公司不交社保需要什么资料

      律师解答 起诉公司不交社保,需准备投诉文书,含投诉人、公司信息及侵权事实等。依据《社会保险法》,公司不交社保违法,严重影响员工权益,如医疗、养老无保障。律师解答起诉公司不查看全文

    • 公司擅自扣除社保,我该如何应对?

      律师解答 公司擅自扣除社保违法,应依法维权。依据《社会保险法》,公司需按期缴纳社保,否则将面临责令改正和罚款等处罚。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个人社保权益,甚至造成经济损失。查看全文

    • 社保卡更换联系电话操作步骤是什么?

      律师解答 社保卡更换联系电话,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操作。分析说明:从法律角度看,社保卡预留联系电话的更改需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接收社保相关通知。更换联系电话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孕期公司断交社保是违法吗

      法律咨询解答 孕期公司断交社保违法。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用人单位不得缓缴、减免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断交社保,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投诉,也可以直接单方面解

      2023-06-11 阅读:138
    • 月底离职公司不交社保是否合法

      法律咨询解答 月底离职,公司不交社保违法。劳动者仍然在职的,用人单位就应当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2023-06-10 阅读:158
    • 月工资基数该怎样计算

      法律咨询解答 月工资基数指职工社保月缴费计算,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计算,新进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计算。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

      2023-06-10 阅读:106
    • 产假期间的社保费用要自己承担吗

      法律咨询解答 产假期间的社保费用要自己承担个人缴纳部分。产假期内的女职工与公司仍是劳动合同关系,应该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孕妇原单位应按照上月社会保险缴纳基数继续缴纳,

      2023-06-09 阅读:126
    • 一个月请假几天公司不交社保合理吗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请假是经领导同意才耽搁的,公司就不给缴纳社保这是不合理的。你可以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相关法律

      2023-05-28 阅读:123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