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使人死亡判多少年

聚众斗殴使人死亡判多少年

2023-06-20来源:网络收集121 人看过

关于聚众斗殴使人死亡判多少年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聚众斗殴使人死亡判多少年

聚众斗殴造成他人死亡的,不按聚众斗殴罪追究刑事责任,而是按故意杀人罪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此时对行为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首要分子是指聚众斗殴的组织者,策划者,纠集者,指挥者,在幕后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不论其是否直接参加斗殴,一般应认定为首要分子。聚众斗殴犯罪中,如果首要分子明确反对其他参与人造成对方人员重伤、死亡结果的,对直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实施者按照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处理,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对首要分子按照聚众斗殴罪定罪处罚;如果要分子在组织犯罪过程中重伤、杀人的故意不明显,其他积极参加者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对直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实施者和首要分子,都应按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处理,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二、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

1、场地

聚众斗殴罪通俗来讲就是搞小团伙、纠集多人互相进行斗殴,破坏公共秩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罪破坏的是“公共秩序”,而不是“公共场合的秩序”,所以即便只是带着一帮人在偏僻的郊外、草原、海边斗殴也属于聚众斗殴,并不一定是在闹市、夜宵摊、学校、酒店等地方才算。

2、人数

在词汇解释中,“三人为众”,所以聚众斗殴最少也要有3人以上的人员参与打斗,根据大大小小的刑事案例数据分析,聚众斗殴者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人数众多的造成的社会影响巨大,领头者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也越重大。

3、目的

在《刑法》第292条中,聚众斗殴的概念为“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这也就是说聚众斗殴者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报复他人,在法律中,“报复”是一个性质严重的词汇,所有以报复为前提的作案动机都属于性质恶劣,以报复他人为前提进行聚众斗殴,给社会秩序带来不良影响,必将接受惩罚。

4、与其他罪行的区别

因为同样都是多人进行打架斗殴,所以此罪很容易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相混淆。聚众斗殴的犯罪动机一般是“流氓动机”,他们的本意不是为了扰乱社会秩序,而是报复他人或者争霸一方。后面的罪名是基于个人的某种诉求,故意引起极大的影响和轰动,引起他人注意,向有关部门或者机构讨要说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是不是只要参加了聚众斗殴就会被认定为聚众斗殴罪?

并非如此,实际上在有些案件中,参与者可能多达上百人,最后被认定为聚众斗殴罪的可能只有十几人,因为其他的人全部只是盲目参与,有些甚至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打架,而领头人和组织者才是真正的核心人物,为了一些个人恩怨共同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

对于一般参加者,只能依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行政责任,不能构成本罪主体。关于聚众斗殴,案例其实有很多,通过案例分析,量刑标准和惩罚可以更加明确。

聚众斗殴使人死亡判多少年?此时一般是按照故意杀人罪来定罪的,因此在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就需要按照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处罚。最高可以判处行为人死刑,而最低的也有3年有期徒刑。若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按钮直接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相关内容:未成年聚众斗殴罪该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只有一般主体可以构成聚众斗殴罪,而这里面就包括了一部分未成年人,即已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相信大家都清楚,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下,通常是会宽大进行处理的。那未成年聚众斗殴罪该怎么处罚呢?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未成年聚众斗殴罪怎么处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在以上条文的基础上未成年可以从轻处罚。具体结果还要看刑事辩护律师如何辩护。当然如果取保候审的,一般会判缓刑。

二、聚众斗殴可以取保候审吗

取保候审需要符合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

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5、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不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的。

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对于聚众斗殴类案件一般取保候审很难,如果犯罪情节不是很严重,或者不是首要份子的,没有动手的情况是可以申请的,但具体还需要根据案件分析判断。

按照我国法律中的规定,未成年犯罪一般处罚是在本罪的基础上减轻处罚,当然也要看未成年处在哪个年龄段。另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是绝对不能适用死刑的。而要是未成年聚众斗殴罪的话,此时的处罚往往也是从轻或减轻进行处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借条应当在多少年之内起诉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借条应当在多少年之内起诉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借条应当在多少年之内起诉借条的起诉期限按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是过失犯罪

    关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是过失犯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是过失犯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不是过失犯罪。故

  • 聚众斗殴造成死亡怎么定罪

    关于聚众斗殴造成死亡怎么定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聚众斗殴造成死亡怎么定罪聚众斗殴造成他人死亡的,不按聚众斗殴罪追究刑事责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诈骗10万案判刑多少年

      律师解答 诈骗10万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刑法》,诈骗数额巨大将受严厉处罚,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如刑罚加重、财产损失等。律师解答诈骗10万查看全文

    • 交通事故死亡档案记录是否永久?

      律师解答 交通事故死亡档案并非永久保存,至少保存20年,特殊情况可能永久。根据《档案法》等规定,档案保管有期限,交通事故死亡档案至少20年,特殊情况需永久保存。若不及时处理,可查看全文

    • 想了解,某某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2025是什么?

      律师解答 云南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具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赔偿不公查看全文

    • 哪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支持死亡赔偿金

      律师解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支持需视情况而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常只赔偿直接物质损失,但调解后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赔更多时,法院支持。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被查看全文

    • 车祸多长时间死亡不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 车祸致死追究责任有时限,一般五年后不再追究。依据《刑法》规定,犯罪追诉有时效,超期则不究。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证据丢失,难以维权。律师解答车祸致死处理视情况而定: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借条应当在多少年之内起诉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借条应当在多少年之内起诉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借条应当在多少年之内起诉借条的起诉期限按

      2023-06-20 阅读:133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是过失犯罪

      关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是过失犯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是过失犯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不是过失犯罪。故

      2023-06-19 阅读:157
    • 聚众斗殴造成死亡怎么定罪

      关于聚众斗殴造成死亡怎么定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聚众斗殴造成死亡怎么定罪聚众斗殴造成他人死亡的,不按聚众斗殴罪追究刑事责

      2023-06-19 阅读:128
    • 涉嫌毁灭证据罪判多少年

      关于涉嫌毁灭证据罪判多少年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涉嫌毁灭证据罪判多少年?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三百零七

      2023-06-19 阅读:141
    • 债务人死亡,债权人如何追讨债务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债务人死亡,债权人如何追讨债务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债务人死亡,债权人如何追讨债务债务人

      2023-06-19 阅读:140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