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劝投案算自首吗

2022-12-09来源:网络88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公安机关抓获前,被劝投案自首后,主动到公安机关自首,供述自己罪行的,是属于投案自首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对犯罪嫌疑人可以疲惫讯问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可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侦查机关工作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是不得疲惫讯问的,传唤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并且不得连续传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杀人后自首怎么判刑

    法律咨询解答 杀人犯具有自首情节的,根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所以,杀人犯自首的可以视犯罪情节和有无进行赔偿、犯罪动机、悔罪态度

  • 犯罪嫌疑人家属干扰办案怎么办

    法律咨询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家属干扰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办案的,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辩护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投案自首能取保候审吗

      律师解答 投案自首符合一定条件者可申请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若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或预计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无社会危险,以及有特殊查看全文

    • 认罪认罚加自首量刑多少

      律师解答 针对认罪认罚加自首的量刑问题,《刑法》中有明确规定。自首且认罪认罚的犯罪分子,在量刑上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的考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甚至有可能免除处罚。律师解查看全文

    • 刑法关于自首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这一制度旨在鼓励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配合司法机关查清案件事实。自首者通常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查看全文

    • 涉嫌诈骗自首拘留多久

      律师解答 涉嫌诈骗犯罪自首后,拘留期限最长为37天。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后认为需要逮捕的,会在3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对于流窜、多次查看全文

    • 主动投案加坦白可以认定自首吗

      律师解答 自首的认定关键在于主动投案并如实陈述罪行。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行为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可能免除处罚。主动投案并坦白是自首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在法律程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对犯罪嫌疑人可以疲惫讯问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可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侦查机关工作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是不得疲惫讯问的,传唤最长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并且不得连续传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22-12-09 阅读:75
    • 杀人后自首怎么判刑

      法律咨询解答 杀人犯具有自首情节的,根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所以,杀人犯自首的可以视犯罪情节和有无进行赔偿、犯罪动机、悔罪态度

      2022-12-09 阅读:84
    • 犯罪嫌疑人家属干扰办案怎么办

      法律咨询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家属干扰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办案的,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辩护

      2022-12-09 阅读:82
    • 故意伤人自首怎么判刑

      法律咨询解答 需要根据实际案情确定。伤害程度达到轻微伤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处罚;伤害程度达到轻伤或重伤的,按照《刑法》第234条规定处罚。投案自首的,按照《

      2022-12-09 阅读:90
    • 犯罪嫌疑人家庭被公开合法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合法。因为公民都是有隐私权的,公开嫌疑人的家庭信息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

      2022-12-09 阅读:82

    29元电话法律咨询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

    热门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咨询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