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转贷罪和骗取贷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2022-04-12来源:网络244 人看过

律师解答:

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骗取贷款罪,是指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骗取贷款罪与高利转贷罪均设置在刑法的同一条中,两罪主观上均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但在客观行为上存在一定相似性。如果行为人骗取贷款以后再高利转贷给他人,其行为就可能同时符合骗取贷款罪与高利转贷罪,最终选择适用哪一罪名,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违法所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损失等情节。对于造成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重大损失的,一般选择认定骗取贷款罪,以突出犯罪行为的欺骗性和对金融秩序的严重危害性特征;如果没有造成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重大损失的,行为人通过转贷牟利的,一般倾向于认定为高利转贷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 【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就是优律师刑事律师平台针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刑事法律问题,欢迎咨询。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如何区别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

  • 漏罪和新罪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解答:漏罪是指法院判决前已经实施的犯罪,但法院判决时没有发现该犯罪行为,而新罪是指法院判决后,犯罪分子重新犯的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条【判决

  • 过于自信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犯罪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二者都是过失导致的犯罪,但是又有所区别,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律师解答: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到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后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相关法律知识

    • 如何区别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

      2022-04-12 阅读:208
    • 漏罪和新罪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解答:漏罪是指法院判决前已经实施的犯罪,但法院判决时没有发现该犯罪行为,而新罪是指法院判决后,犯罪分子重新犯的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条【判决

      2022-04-12 阅读:198
    • 过于自信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犯罪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二者都是过失导致的犯罪,但是又有所区别,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律师解答: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到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后

      2022-04-12 阅读:842
    • 共同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解答: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未完成是否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是犯罪未遂,不属于犯

      2022-04-12 阅读:196
    • 骗取贷款犯罪未遂

      律师解答: 骗取贷款罪是指是指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处罚标准是:

      2022-04-12 阅读:266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