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出资罪犯罪是怎样构成的

2022-05-05来源:网络170 人看过

律师说法

虚假出资罪的犯罪构成是:客体是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相关阅读:虚假出资罪如何量刑

对于构成虚假出资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应当对其按照以下规定进行量刑处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如何追究虚假发票罪的刑事责任呢

    律师说法 刑法没有规定虚假发票罪,规定的是虚开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应该追究的刑事责任有: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

  • 对虚假出资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如何

    律师说法 虚假出资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 1、法院一般会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2、单位犯虚

  • 虚假广告罪最少判几年

    律师说法 虚假广告罪最少判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单位犯虚假广告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女方出轨房产都是男方父母出资怎么办

      律师解答 女方出轨不影响房产分割,可先协议决定。协议不成时,法院会依据《婚姻法》照顾无过错方进行判决。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房产被单方面处置,损害无过错方权益。律师解答女查看全文

    • 父母赞助买房,出资能否收回?

      律师解答 父母出资购房一般不能收回房产权。依据《民法典》,房屋产权以登记为准,父母出资不直接获得物权,但可主张债权。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资金损失且无法有效证明出资意图查看全文

    • 两人共同出资买车如何签合同

      律师解答 共同出资买车签订合同时,重点注意合作方的资格和合同形式的合法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内容必须清晰明确,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确保合同有效并避免后续查看全文

    • 购房出资比例怎么算

      律师解答 购房出资比例是根据各股东的出资额占总注册资本的比例来计算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按照他们的实际出资比例来分享利润,并在新增资本时享有优查看全文

    • 哺乳期内发现学历虚假,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解答 女性在哺乳期,单位是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且劳动合同期限要顺延。且在哺乳期间,女性员工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可以改变。如果单位要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如何追究虚假发票罪的刑事责任呢

      律师说法 刑法没有规定虚假发票罪,规定的是虚开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应该追究的刑事责任有: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

      2022-05-05 阅读:203
    • 对虚假出资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如何

      律师说法 虚假出资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 1、法院一般会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2、单位犯虚

      2022-05-04 阅读:152
    • 虚假广告罪最少判几年

      律师说法 虚假广告罪最少判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单位犯虚假广告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2022-05-04 阅读:179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疫情的会被判处刑罚多少年啊

      律师说法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疫情会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因此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阅读:故

      2022-05-04 阅读:184
    • 虚假表示的法律行为为什么无效

      律师说法 因行为人作出了虚假的意思表示,所以其法律行为当然无效,此为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具体条文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

      2022-05-03 阅读:329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