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挪用公司资金罪

2022-07-05来源:网络181 人看过
刑法没有挪用公司资金罪,只有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应该认定构成挪用资金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认定犯罪集团是否影响定罪量刑

    认定犯罪集团会影响定罪量刑。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会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因为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出谋划策,计划安排犯罪,指挥其他集团成员实施犯罪活动

  • 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的认定:职务犯罪中,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是主观故意。故意需要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有客观方面的认识,即知道

  • 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将承担怎样的责任

    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将承担以下责任: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定的罚金。法律依据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两个合伙人账户资金如何管理

      律师解答 两人合伙需共同管理资金。依据《合伙企业法》,应订立合伙协议,设立对公账户,避免资金混同。若管理不善,易导致资金流失,影响合伙经营。律师解答合伙资金管理需规范。操查看全文

    • 公司发的offer没有公章能生效吗?

      律师解答 公司发的offer无公章不生效。依据《合同法》,合同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盖章或签字才有效,无公章无法律效力。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权益受损,如无法维权。律师解答offer查看全文

    • 关于保险公司要求签署的索赔责任承诺书,是否必须签字?

      律师解答 应签署索赔责任承诺书。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签署此承诺书有助于保险公司直接支付赔款。若不签,可能影响理赔流程,导致赔款延误,甚至无法获得全额赔偿。律师解答签查看全文

    • 诈骗怎么认定是从犯的

      律师解答 诈骗从犯的认定需依据具体行为判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共谋或被动接受任务等可视为从犯。《刑法》中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从犯将获相应处罚。律师解答诈骗从犯认定需查看全文

    • 老公开公司欠债有艺术品可抵债吗

      律师解答 艺术品能否抵债需具体分析,但公司欠债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受理因财产关系提起的诉讼。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债务增加、资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认定犯罪集团是否影响定罪量刑

      认定犯罪集团会影响定罪量刑。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会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因为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出谋划策,计划安排犯罪,指挥其他集团成员实施犯罪活动

      2022-07-05 阅读:162
    • 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的认定:职务犯罪中,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是主观故意。故意需要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有客观方面的认识,即知道

      2022-07-05 阅读:160
    • 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将承担怎样的责任

      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将承担以下责任: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一定的罚金。法律依据

      2022-07-05 阅读:213
    • 怎样认定单位犯罪

      认定单位犯罪应把握两个特征: 1、首先是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如果单位中的一般工作人员擅自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事后未得到领导认可或默许的,以个人犯罪论处; 2、其次是非法利益归

      2022-07-05 阅读:195
    • 交通造事逃逸怎么认定

      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擅自逃离事故现场就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肇事逃逸的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因为逃逸会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所以应该

      2022-07-05 阅读:176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