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2-12-07来源:网络169 人看过

法律咨询解答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民法典故意打狗犯法吗

    法律咨询解答 犯法。狗也是公民财产。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

  • 民法典中抚养权怎么变更

    法律咨询解答 首先协议变更,双方当事人经协商达成抚养权变更,只要没有违法和对子女成长不健康的事项,是允许协议变更的,协议变更时双方当事人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离婚证、

  • 民法典规定房屋居间合同如何解除

    法律咨询解答 解除房屋买卖居间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可。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范围包括哪些

      律师解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被害人和明确的被告。依据《刑事诉讼法》等,原告需为被害人,损失需与被告人犯罪行为有因果关系。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赔偿无法落实,权益受查看全文

    • 起诉状是否必须当事人签名

      律师解答 起诉状必须当事人本人签名。 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起诉状需当事人签名并按手印,以确保其真实性。若非本人签名,可能导致起诉无效或被驳回,影响案件正常受理。查看全文

    • 不预交诉讼费用的几种情形有哪些

      律师解答 关于不交诉讼费用的情形,主要包括部分案件可以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不预交或执行后交纳。这样可以在打官司过程中实现后付费,但具体情形需根据案件实际情查看全文

    • 当事人不在场法院能判决吗

      律师解答 法院可进行缺席判决。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在被告未出庭的情况下,法院依然可以做出判决。为保障自身权益,建议及时处理以避免可能的不利判决结果。律师解答如查看全文

    • 受伤后公司解除合同怎么赔偿

      律师解答 遭受工伤后被公司解除合同,赔偿标准依据工作年限来计算。具体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赔偿,不足一年的部分按比例支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到您的合法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民法典故意打狗犯法吗

      法律咨询解答 犯法。狗也是公民财产。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

      2022-12-07 阅读:158
    • 民法典中抚养权怎么变更

      法律咨询解答 首先协议变更,双方当事人经协商达成抚养权变更,只要没有违法和对子女成长不健康的事项,是允许协议变更的,协议变更时双方当事人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离婚证、

      2022-12-07 阅读:135
    • 民法典规定房屋居间合同如何解除

      法律咨询解答 解除房屋买卖居间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可。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

      2022-12-07 阅读:150
    • 民法典规定隐瞒乙肝可以申请撤销婚姻吗

      法律咨询解答 虽然属于隐瞒病情。但是,由于乙肝是可以治愈的,不属于法律禁止结婚的疾病。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

      2022-12-07 阅读:168
    • 民法典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应该怎么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是指由双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用于债务清偿的财产,主要包括:(1)工资、奖金;(2)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因继

      2022-12-07 阅读:156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